中國時報
【謝文瑄/新北市報導】
▲三重溪美大排仿造中港大排整治前例,採取汙水截流、礫間淨化,工程已大致完工,但1.1億工程經費和中港大排的25億猶如天壤之別。(蘇瑋璇攝)
新莊區中港大排換裝成功,「黑龍江」的「汙名」正式走入歷史,引發其他各區跟進。素有「小中港大排」之稱的三重區溪美大排即將於二月底完工,而蘆洲區鴨母港溝也蓄勢待發,預計民國一○三年六、七月完工。
位於三重區環河北路、集賢路與五華街間的溪美大排,因上游汙水排入,臭味四溢,常遭居民詬病。鴨母港溝位於蘆洲、三重與五股區交界,容納雨水、家庭與工業廢水,因坡度平緩,汙泥易沉澱於溝底,飄來臭味。
水利局雨水下水道工程科長鍾泰榮表示,因此溪美大排和鴨母港溝均仿效中港大排的汙水截流工程,將一般家庭汙水透過截流箱涵引至汙水下水道系統,排入八里汙水處理廠,避免汙水外露,臭味逼人。
兩者也以「治水、親水、清水、透水」為目標,溪流邊進行景觀再造,改善髒亂,營造親水休閒空間。
但鍾泰榮說,三者最大差異在於「回流清水來自不同水源」。中港大排會以地下水、雨水及部分汙水處理廠處理後的清水流放;溪美大排將八千公噸汙水排至汙水處理廠,但並不回流,而是利用「礫間」淨化其餘約兩千公噸的汙水,再放流至渠道;鴨母港溝則另引進二重疏洪道的微風運河水源。
另外,三者「渠道利用方式」也不盡相同。中港大排改造全新渠道,設置公共藝術供民眾走進河廊遊玩,親水性最高;溪美大排則符合「生態景觀」概念,不另撥經費,僅設置簡單的階梯空間,強化與水岸的聯結性;鴨母港溝因腹地不足,渠道不另設公共空間。
鍾泰榮指出,因中港大排河川長、寬度比溪美大排和鴨母港溝還要大上好幾倍,依「最高標準」整治河川,渠道設置公共藝術空間,花費約廿五億元,溪美大排長四五○公尺、寬廿公尺,花費一億一千萬元;鴨母港溝長一.三公里、寬十五至廿公尺,預計花費五億元。
以下是自由時報的2011-12-30新聞
李坤城表示,溪美大排因地勢低窪,外水受潮汐影響,致流速緩慢難以排出,須經由溪美抽水站運轉後,再排放至淡水河,但目前重劃區污水下水道用戶接管尚未建置完成,家庭生活污水流入溪美大排,致臭氣沖天,當地居民甚至戲稱為「黑龍江」、「臭水溝」,市府耗資一億多元進行整治工程,並打造親水公園景觀。
水利局局長張延光解釋,溪美大排因台電管線遷移問題,未能及時完工,他說,管線遷移工程需長期規劃,又礙於經費考量,目前無法全數地下化,短期內會先針對電線管路綠美化,日後再與台電協商地下化。
李坤城說,溪美大排附近居民已忍受多年惡臭,好不容易等到市府實施整治工程,工程卻一再延宕,他認為,市府應積極與台電協調,而非草率行事。李坤城要求,大排整治工程應儘速於農曆年前完成,並優先接管重陽重劃區的污水下水道。
張延光承諾,明年元月初,五華街到集賢路段之公園綠地,可望先行開放使用,另外,將優先處理重劃區污水下水道接管工程。
張延光說,重陽重劃區一天約排放出一萬公噸廢水,其中,八千公噸排放到八里污水處理廠,溪美大排整治工程完工後,利用「礫間」處理設施淨化水質,再放流至渠道,水質乾淨,甚至可以養魚
(可能還須要追加預算吧,不然做出來是那樣的結果)
馬叫我如何是好!

上面的兩則新聞有提到溪美大排水質有關的關鍵點,
1溪美大排將八千公噸汙水排至汙水處理廠,但並不回流,而是利用「礫間」淨化其餘約兩千公噸的汙水,再放流至渠道
2並優先接管重陽重劃區的污水下水道。可能重劃區的污水下水道還沒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