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今天自由時報的新聞,內容取自,自由時報
重陽橋鐵皮補丁 落差10公分
〔自由時報記者賴筱桐/新北報導〕民眾投訴,新北市三重區重陽橋橋面近日鋪設一塊塊鐵板,長達幾十公尺,由於鐵板高度不一、凹凸不平,行經車輛顛簸難行,一不小心恐釀成車禍,險象環生。
市民唐先生說,前幾天晚上開車從三重往台北市方向行經重陽橋時,因夜晚視線不清,又沒有任何警告標誌,在某路段突然覺得車子上下顛簸、搖搖晃晃,才知橋面鋪設鐵板。他說,還好當時車速不快,萬一車輛疾駛而過,容易發生意外,非常危險。
新北市議員李坤城勘查發現,鐵板與鐵板間的接縫處高低不平,有的落差將近十公分,車子在行進狀態下,易造成「爆胎」。他批評,市府在施作工程同時,須考量民眾安全,擬定相關配套措施,否則會引發民怨。
路面灌進水 橋面破相

工務局道路養護工程科人員解釋,因重陽橋屬懸吊橋樑,長時間晃動加上車子擠壓,路面灌進雨水,造成橋面板破損、變形,現階段需將破損處整面敲掉,再以鋼筋、混凝土強化,所以才蓋上鐵板,避免車輛接觸到未乾的混凝土。
道路養護工程科人員說,之所以不將施工處以交通錐圍住,是因重陽橋車流量大,若車道縮減易造成塞車,目前變通方式是在鐵板與橋面銜接處設置斜坡,方便車輛行走,且夜晚加裝警示燈,請義交協助指揮,工程預計近日可完工,恢復通行。
這就是偶們這一區的市府官員,的作為
原本好事一件,搞到最後變引發民怨,
就好像建單車引道,有政績也沒有人會抗議,搞到最後變引發民怨,
那個市府的石頭評估(它住新竹市)不是住在三重,風大不適做單車引道,偶說不然你也做個樓梯,偶改走路下河堤(台北端),難道行人走在重陽橋,也會被風捲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