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講的有點誇張
一年14%
一次就高出3成
這數字都比我看到的多一些
不過七八年前台灣也差不多
法拍屋都是三拍拍定(市價*0.8*0.8)
然後待七到八成
自繳3-4成左右(連裝潢跟其他費用)
然後轉給真正的買主(用市價轉)
然後跟銀行貸八到九成
三各月後
錢全部回收
繼續搞下一間
完全不用本金
更厲害的甚至還可以搞出現金來
小弟還算有良心
算算自己有能力繳本金加利息
才去這樣搞
但我不是要賺短期價差
是想到房價是低檔
我想要長期持有到房地產大漲
好笑的是
三峽那間
當初法拍買240
居然轉兩手貸到335
去年市價終於漲到335萬了
還有一間
我現在貸款餘額居然只有市價二成(因為當初貸八成還用到台北市250萬的低利貸款)
當初一坪12萬
現在都漲到一坪快30囉
所以央行控管土建以及房貸借款真的是要比較嚴謹一點
尤其房價漲那麼多
法拍屋都是三拍拍定(市價*0.8*0.8)==>這是0.64,而且你要先壓錢下去,不然怎拍?
然後待七到八成
自繳3-4成左右(連裝潢跟其他費用)===>這也要先出。(貸款出錢)
然後轉給真正的買主(用市價轉)===>中間等的時間也是成本。
然後跟銀行貸八到九成
三各月後
錢全部回收
繼續搞下一間
完全不用本金===>這句比較上述的要出錢來說!完全...不成立。
ctcbj wrote:
可以小小吐嘈一下嗎?
法拍屋都是三拍拍定(市價*0.8*0.8)==>這是0.64,而且你要先壓錢下去,不然怎拍?
然後待七到八成
自繳3-4成左右(連裝潢跟其他費用)===>這也要先出。(貸款出錢)
然後轉給真正的買主(用市價轉)===>中間等的時間也是成本。
然後跟銀行貸八到九成
三各月後
錢全部回收
繼續搞下一間
完全不用本金===>這句比較上述的要出錢來說!完全...不成立。
法拍只要準備兩成保證金
其他八成由銀行代墊
之後轉成房貸
然後轉一手也要繳財產交易所得跟多伊次的契稅
前後還是要先準備依些錢
等到貸款下來
有可以用這些錢再去做下一間
七八年前就開始法拍的都知道我再說什麼
當然不是全不都不用錢啦
不然就先去貸一筆信貸來當保證金囉
大大不要抓我的語病啦
我要表達的是當初可以這樣搞
一套錢就可以搞到快十間
而且租金拿來繳本金加利息剛剛好
貸款300萬租金13500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