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如何衡量中古屋的保值性?


小翰626 wrote:
是說要到這金額以上建...(恕刪)

金額只是基本的、我看過的都是當地新
建案開價60萬以上的喔、而工業區地價
又只有住宅區的3分之一更別想。
(放眼只有臺北市和新北市的少數地區有都更
希望、當然也有鄰大面積土地的房子)
那邊, 我會放棄.

北市, 我才會考慮購買.

小翰626 wrote:
如果舊公寓的使用分區...(恕刪)

舊公寓要考慮都更,要看房價,房價不高附近又沒捷運,那就不用考慮了
那個夢不知道甚麼時候才會圓
lienly wrote:
實力夠, CASH買舊屋!

收刮到一定程度後就可自行申請都更.


一語道破,這確實是黃金法則。但是難在兩點:

1, 銀彈要非常非常充足。

2, 要有長期作戰、養地養房的耐心。

一般市民或投資者很難具備這兩點,多半是那些地方資深老財閥,才有本領這樣做。所以幾十年後,這些老財閥子孫,就會變得更加富有,富者益富。

小翰626 wrote:
如果舊公寓的使用分區...(恕刪)

會買工業住宅的人~通常以自住居多~沒有想大撈投資財~沒想過都更~
因為沒有太多的銀彈~所以才會選工業用地住著先~
但話說回來~如果地點好~工業用地還是會漲~
真的遇到30年後要都更~就得評估看回饋金或容積率值不值得拼了~
如果是是中心地帶~人家管你什麼地~照搶不誤~變更的費用就加在都更後的房價裡~
(這時房東有福了~因為收購的價格是以都更後算~~不是都更前的價格~最高可比公告價格多4成~)

小翰626 wrote:
小弟最近考慮買房但一...(恕刪)

只要你打算住上20年,房子又在都會區,基本上就算不增值,也能保值

我老爹40年前北上打拼,在三重買房,當時一坪買6300元

現在房子雖已40高齡,但市價起碼是當年的30倍

當然,現在大台北地區房市炒作過熱,甚至炒過頭了

20年後能否增值?甚至保值?我就不保證了

小翰626 wrote:
小弟最近考慮買房但一...(恕刪)
只有地點才能保值

superb wrote:
20年後能否增值?甚至保值?我就不保證了...(恕刪)

房價我也覺得漲太多~
除非20年後國民所得大幅成長
不然增值空間很有限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