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笙仁 wrote:老話一句... 蓋了再說!!!!!不然講再說,討論在多. 也是...........屁!!不過.任何會危及建商權益的東西,應該都會胎死腹中啦!!!還沒出世就先被剷除了~聽說,三峽開價30了!!加油,繼續衝.........社會住宅 慢慢等吧.~..有啦,蓋在三峽or林口.應該是有機會. 就跟帝寶開200一樣並不是全台北市都200三峽開30的畢竟是個案...一般的,應該一字頭..部份新建案2字頭就很不錯了
0037shih大非常中肯分析邏輯非常清楚越自私的人越反對社會住宅本人現在住三峽租屋但是頭期款還沒存到也快要買不起這邊新建案了而前面有一位網友說的很清楚這邊十數棟的大樓真的跟新加坡的社會住宅外觀相去不遠 無言但已經開價到追不上了 (平均一坪20萬 三年前來租大約14、5萬)現在連捷運的影都沒有耶等到捷運有影是不是價格要追隨新店板橋三重蘆洲?重劃區政府本應先劃出社會住宅區怎可全部拱手給建商?
janehuang21 wrote:本人現在住三峽租屋但是頭期款還沒存到也快要買不起這邊新建案了而前面有一位網友說的很清楚這邊十數棟的大樓真的跟新加坡的社會住宅外觀相去不遠 無言但已經開價到追不上了 (平均一坪20萬 三年前來租大約14、5萬)現在連捷運的影都沒有耶等到捷運有影是不是價格要追隨新店板橋三重蘆洲? 房子總是要有人買 價錢才能拱上去嘛 可能有錢人真的比想像中的要多很多 不然 就像一些板友說的等泡沫後再買吧
政府蓋社會住宅,以低於市場租金的行情,出租給符合條件的人,然後住個幾年就得搬離?搞得那麼麻煩幹嘛?以租金補貼的方式,提供給符合條件的人,一來可避免集合式社會住宅被標籤化問題,二來這類不會影響財團權益的政策,才可能過關。務實一點吧!拔財團、地主、萬千屋主的毛,來讓其他人取暖的政策,在台灣絕對不可能長久施行。一個理想的政策,必須符合現實的狀況。而現實的狀況,就是財團對於政黨有很大的影響力,而選舉時期的短暫福利政策,只要是對財團的權益會產生負面影響者,最終必然會草草收場。不信的話,過十年再來看看這個社會住宅政策的施行成績吧!看到時是財團陣亡了,還是社會住宅政策草草收場了?
eaglefly wrote:如果有錢人可以住帝寶...(恕刪) 既然是社會住宅目的就是讓普羅大眾都有屋住剛推出時數量少讓弱勢族優先配住屬合乎情理中長期則應普及一般中產階級不過還是要看政府的魄力與決心了
我只想問之前講的平價住宅目前進度如何了??林口都已經喊到30萬/P了,請問15萬/P的A9站和浮洲地區平價住宅有開始再動了嗎?好像都被選舉期間的社會住宅議題淹沒了...之前的口號都還沒有影,現在又喊另一個,大家相信真的能實現嗎?我是不太相信啦....
我認為,良好的社會福利與制度才是最重要的,公平....我認為社會住宅,只是浪費社會資源,政府資源.....這麼龐大的負擔,不如把社福做的更好,學歐洲.除此,我認為,社會住宅最後,執行與管理面,可能會變成社會的毒瘤,它的負面可能會大於正面.最後,我認為,它的功用並不能壓房價,而是幫助社會底層的人. 真正想買房的中產,並不是租不起,而是買不起,許多中產的人也不太會去租這種房,環境會很複雜. 但社會底層的人與中產真正需要的是全面的良好社福.最後的最後,我認為,又是選舉與政績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