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台北縣中和市真的是太貴了

危機入市需要膽量更要有機緣...
其實我也想過把現在的房子賣了去租房子,
賭下一次的空頭,可是就怕賭不到,以後要買房就更困難了
我也在館前路的銀行圈上班


樓主既是同行 怎不會擅用優惠貸款買房投資呢 公教金融買房轉手頻繁賺差價 這不是秘密啦


沒人要您買南方之星 萬事達這種二手區域當自宅用!

土地成本的取得是越來越高
加上預計上漲的心態
一路價格就墊上來

二年前買屋時
老公寓
中和一坪也才17.18萬
永和一坪也才22.23萬

現在
中和一坪喊到快30萬
永和一坪喊到33萬以上

以上是我同事與親戚最近賣屋與買屋的實列
上千萬的房子不是賣給月薪4萬多的人....

是要賣給高階經理人和中小企業老闆

所以樓主若沒有錢老爸就別想太多

乖乖去看600萬以下的房吧~~

誰也不想當最後一隻老鼠

但是你又很需要房的話就別超乎自己能力

小心駛得萬年船!
吐司羊 wrote:
上千萬的房子不是賣給月薪4萬多的人....

是要賣給高階經理人中小企業老闆


大大似乎有點小看這些人的實力喔....
rageworld7 wrote:
我最近看了好幾間新成...(恕刪)


請問在金融機構上班的員工,在自家銀行的貸款條件上有沒有優惠? 例如利率或寬限期之類的?
如果有,那應該比別人容易買房子才對啊~

johnnyw0719 wrote:
大大似乎有點小看這些...(恕刪)


能一口買清才叫做實力 要貸款都是屋奴啦~~

我們家經理 年收200~300 (稅繳很大)

老婆賺得還沒算進去 三代同堂也不過就住不到一千萬的房

月薪4萬多 年薪算70 去買上千萬 不會太超過自己能力嗎?
海安霞客 wrote:
土地成本的取得是越來...(恕刪)

中永和老公寓30? 想太多了吧哈~~~要不是你遇到亂開價的不然就是看你好騙的.
就算你在捷運站旁,雙和老公寓到要30以上也不太可能啦。
剛買在景安站對面大樓,中正路門號,面朝烘爐地方向,沒有高架橋的吵雜,
加上高樓層有景觀,視野不錯,一坪約三十四萬,
中時電子報 李國煌台北報導

人人喜愛高收入,在居住的城市中,自己的收入到底居前、還是落後,北中南標準不一,依據調查,北市個人月收入49,532以下,屬於後段班,中市、高市民眾月收入不到37,478,都是中低收入一族。

依據主計處的調查,北市的個人月收入部分,依據收入的高低排序,中間值的金額,大致落在49,532元,這個金額也形成一個收入高低的分野,可區分成前50%、後50%。

這個意思就是說,居住在台北市的人,如果個人的月收入49,532元以下,就是落在後50%的一群,屬於收入的後段班。
至於高雄市、台中市、基隆市、嘉義市、新竹市,台南市、鳳山市的居民,個人月收入到底是在前50%,還是後50%的分界點,落在37,478元。

台灣省的其它省轄市、部分縣轄市的居民,個人月收入屬於前段班、後段班,金額落在34,401,金門和連江兩地的標準是,個人月收入超過22,750,就屬於前段班。

這個標準,是營建署拿來衡量收入高低的根據,今年,個人月收入落在後段班的民眾,才能申請購屋貸款利息補貼、以及租屋居住的租金補貼。

一個金額很清楚就劃分出,一個上班工作的人,在自己落籍居住的城市,月收入歸屬前後段班的分野,營建署人員說,採取收入限制,是為了「排富」,中低收入人士才能申請補貼。

倒是,對居住北市的民眾而言,個人月收入要達五萬元,才能擠身收入前段班。

除了個人月收入以外,如果以家庭年收入的角度來看,台北市居民的家庭年收入在148萬以上,歸屬在前百分之五十,如果落在148萬元以下,便落到後百分之五十的家庭這一群

至於台中市和高雄市居民,家庭年收入的中間值是107萬元,這些地區的居民家庭收入在107萬元以下,便符合營建署中低收入的標準,可以申請補貼購屋貸款利息,也可申請補貼租屋支出,申請獲准後,一個月可獲得3000元補助,一年為期。



以上這個數據 供大家參考 評量自己的能力 買屬於目前自己能力所及的房子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