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每個地方都有其支持者,因為符合需求所以支持他,不是嗎?
優點缺點,都得視自己的情況權衡
有人說,若這波房市崩盤,林口會很慘,小弟的看法反而與大家不同
再跌能跌到哪?一坪十多萬差不多就是底部了,對林口現在房價來說跌幅也不高
還不錯的點20萬→15萬不過就是回到幾年前的房市低點,但是便利性卻比起幾年前更優異
對購屋有"迫切需求"與"喜歡林口環境"的人來說,其實不用擔心過多
反倒是漲很多的區塊,反而要擔心下跌,2X萬→60萬甚至更高的區塊,跌幅才是嚇人
但若是期盼房市崩盤的投資心態,可以在北市區塊或是北縣一線區域撿便宜的心態
或許林口就不是個好選擇,畢竟漲跌幅有限,想藉此賺價差就沒有高獲利
也希望林口因此狀況,能吸引更多實質的自住客,讓林口更好!
樓主不用想太多...買下去就對了...
況且您應該也有定見了...只是想聽到支持自己的話吧
您不是在考慮預算4200萬要買台北市還是新北市...
是420萬...實現自己的夢想
家裡的反對意見,請左耳進右耳出...
漲一倍...您就換要賣嗎?也沒辦法換屋到台北市中心
要跌...能跌到哪去?
a124154 wrote:
個人在林口工作約三年!!三年來林口的房價已漲到一個史無前例的高點。
就個人意見而言,我覺得此時在林口買房並不適宜,那怕有捷運的利多!!央行信用管制並不包括林口、三峽、淡水等餘屋爆多的地區更進一步的推升了此處的房價,造成投資客大量轉進。如今並不是一個好時機!!
版上很多人說林口再跌能跌到那裡去,但個人認為只要一坪跌個二、三萬對一般人就是一個很大的損失了。試想要一個小上班族要存到六十萬得存多久,而何況拒絕不合理的房價既利人也利已,如果版主的生活圈不在這,實在沒必要於此時在林口買房。
三年來林口房價似乎都是逐步向上調整
只是其實也算合理,捷運確實的開工,人口數的快速提升
好地段的建築用地漸漸用盡,但一般來說15~20萬的均價
也是從左側15萬的均價,漸漸移動到靠右邊20萬的均價而已
一些打著高檔建材的豪宅有20幾萬,甚至30萬的成交價又如何?
那些建案本來就不是針對首購族,光坪數跟車位數
就算每坪只要15萬車位100萬,15x90+2x100=1550萬
就不是一般首購族的預算區間了,何必看那種首購族買不起的標的?
一般首購族的標的,每坪差3萬,總價約莫差100多萬
說實在的對一般受薪階級也是筆大錢了,但是只能說....之前便宜的時候
板上總有人說不值那價位,也有人打算要等更便宜,沒稱心如意降價
就是惡意哄抬?這類的話語,實在已經不知道怎麼說好了.....
莫摸頭勿探底,或許之後會跌,但也可能在捷運通車前持續向上
這誰都說不定的,買房評估價位很重要,但多大多數總是事後諸葛了

我沒打算投資(機)啦,並不懂這些我想一般人下去玩大概會被套很久很久......
自己算過,如果以總價450萬來看
分成:
首購優惠貸款200萬,利率1.137%
剩餘金額貸款,利率1.295% (這是同事最近買房的條件,我再問問他這是什麼)
自備款
(以上3項)
一律以貸款20年計算
分析:
貸款:80%
自備:90萬
總額:約537萬
▽▽▽變成▽▽▽
貸款:70%
自備:135萬
總額:約525萬
小計
自備款需多約45萬(共135萬)
付給銀行的總額少約12萬
不知道值不值得

45萬幾年內投資可不可以賺到12萬.........?
再進一步算算:
貸款:50%
自備:225萬
總額:約500萬
小計
自備款需多約135萬(共225萬)
付給銀行的總額少約37萬
135萬幾年內投資可不可以賺到37萬.........?
好複雜啊,還沒把想多貸買車的錢算進去說

還在看更多房子就是了~
塔綠斑網軍頭子已成淡水河浮屍,各位綠網軍繼續助紂為虐不怕成下一位?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