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abcd wrote:搞不懂! 在新店"溪" 景美"溪" 大漢"溪"是 要怎麼做渡船阿?新店 根本就不適合!? 水很淺短吧?淡水"河" 應該比較適合! 確實如此!新店溪乾季的時候...水量跟馬路旁的排水溝有得比...
愛地球愛世界 wrote:確定在乾旱+颱風天+...(恕刪) 易乾旱的河道....這我想過, 乾旱期時, 於河床施工 低磨擦力跑道, 高速氣墊船行經此地則用氣墊著地,靠風扇推進力前行~~~~至於乾沽的問題, 要請河川局於這些流域施作 擋水堰, 並由上游控制水量~~~~~~三峽民眾要到市中心可以比陸運更快! 各地房價(ex.三峽 VS 信義區)落差慢慢會縮小~~~~
piccololin wrote:我們的淡水河/基隆河...(恕刪) 乾淨度如您所言, 還不理想, 但人民/政府不親水, 自然不會想去治理它.我認為一個美麗的城市, 河流的美麗很重要!目前大台北區域的水, 除了北/南勢溪外, 應該很少有人會想親近的區域吧?
你的作法我覺得成本可能很高,整修河道,購買氣墊船,修建碼頭,都需要錢,而且這幾項可能一個颱風來又要重作了,也就是維持費可能很高。而且你提的路線有些,比方說碧潭,可能跟本很少人的上下班路線是需要往返碧潭的。從碧潭那要坐船到台北市區我相信一些攔沙霸設施會讓船跟本走不了。而且如果要將船運納入上下班疏運方式之一,那就要考量人下船後要搭什麼交通工具離開,總不能要人下船後走路回家或上班吧?所以相關的公車捷運等路網要考量,而且如果有人想要騎機車像旗津那樣,那碼頭周遭的道路能承受雍擠的汽機車嗎?我相信如果要作,必需將河川從上游一起整治。當然我也希望你的想法可行,能多個交通方式總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