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林口比較不受地震影響?

地震不知道
但是溼度一定很誇張

3/3去林口打球 天阿 早上六點開車霧濃到一個誇張
市區三台車外的距離就看不到東西了
球場10點11點了還是霧濃濃

不知道是不是經常這樣 打球起霧好痛苦
ircomplex wrote:
我也提供一個資訊

...(恕刪)


本身住桃園

921的時候就有聽說桃園和林口大部分都屬於比較硬的地層
像台北地質比較軟
房子比較容易倒(相較之下)

吳小梅 wrote:
地震不知道但是溼度一...(恕刪)


林口本來春天本來就很多霧
碰過最誇張的時候
大概能見度不到10公尺
騎在路上都不敢騎太快

所以跟地震沒關係喔
吳小梅 wrote:
地震不知道但是溼度一...(恕刪)


春季都如此
ircomplex wrote:
我有一位高中同學 他大學跟碩士都是唸土木
後來出社會專門作公共建設 對於這些土木相關工程都算熟悉
他之前跟我講過關於這方面的事情 我只是轉述
他說林口的地質比較特別 大約往下挖十公尺左右就能挖到卵礫石層
這一層是屬於建築物的承載層
林口桃園台中都屬於這樣的地質結構
而三重蘆洲新莊這些區域可能要挖到地下五十公尺才能挖到這一層
我想這個因素多少也會對於建案的穩固有些影響
如果他的說法有錯誤的地方還請專業人士指正 ^^...(恕刪)


土木 跟 地質 是不同的科系的
學有專精 建議別搞錯的好
另外 不好意思 小弟也是從事有關這方面的

重點不是地質 不是太誇張的承載層
以建築 結構工法 都能克服 設計 蓋出耐用 堅固 穩固 防震係數高的大樓建物
君不見臺北都能蓋出101大樓 與新光摩天
高雄也有東帝士
杜拜那邊 也沒聽說地質有多好~
101 新光摩天 東帝士的防震係數 承受震度有多高
我想查一下官方公佈 也就知道~

另外 相關資料是沒搜尋
只是好奇請問
' 往下挖10公尺就能挖到卵礫石層 '?
樓高一層3公尺 那地下室不就只能蓋到地下三樓(B3)了 (3*3=9)
連B4的停車位 都不能蓋 (3*4=12)
更何況B4樓地板下 還有基礎 還有筏基等..

建議資料搜尋清楚 再發表公布得好~
我現在住林口
室內的濕度就算是在好天氣時
通常也維持在80%以上

更何況是濕冷的冬天
東西很會發霉

蒜頭、辣椒、薑這些,放個沒幾天就發霉了
連洗好的碗盤,放在櫃子裡,都可能因為沒洗得極乾淨而在上面長霉菌
用之前還要再洗一次

所以我很多食材用不完都是放冷凍
林口算是冬冷夏濕涼,終年潮濕多霧的地方


(過年前最冷的時候,林口只有五度,比淡水還冷)
prozach wrote:
林口算是冬冷夏濕涼,終年潮濕多霧的地方


林口夏天的溼度不會比台北盆地內高喔
有氣相專家統計十年的資料
把相對溼度>85%的天數列出


林口的夏天是很舒服的
不僅氣溫比台北低2~3度
相對溼度還比台北平均低
夏天在林口台地享受夏夜晚風的吹拂騎車是最愜意的事
"終年潮濕多霧"就是誇張的形容了
應該只有冬天春天比較容易起霧

prozach大大您的食物如果一年四季都會發霉
應該檢查一下住處的通風
房子的坐向通風不好
就算在台北盆地的房子室內也是會發霉的
prozach wrote:
我現在住林口
室內的濕度就算是在好天氣時
通常也維持在80%以上

更何況是濕冷的冬天
東西很會發霉

蒜頭、辣椒、薑這些,放個沒幾天就發霉了
連洗好的碗盤,放在櫃子裡,都可能因為沒洗得極乾淨而在上面長霉菌
用之前還要再洗一次

所以我很多食材用不完都是放冷凍
林口算是冬冷夏濕涼,終年潮濕多霧的地方


(過年前最冷的時候,林口只有五度,比淡水還冷)
...(恕刪)


桃縣國宅僅剩6戶 98年大賣866戶

搬來中壢市 & 桃園市吧 ~

林口是鄉..................
發生地震時
八里 林口的確是大台北搖晃程度最輕微的區域

耐震力規範條文

有很長的一段時間
當建築物耐震度還以鄉鎮分區規範時
八里 林口都被規範為弱震區或地震三區
比台北盆地搖晃程度來的小

桃園台地也比台北盆地安全
台北盆地有放大地震的效應
921地震時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
距離震央較近的桃園沒什麼災情
台北盆地的震度卻比桃園還大
也倒了好幾棟大樓造成慘重的死傷!

林口先天震度較小是不少建築界人士知道的
但建商不會只在林口推案
也不會有人用此宣傳!
http://earth.fg.tp.edu.tw/learn/esf/magazine/011203.htm
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存亡國,繼絕世,補敝起廢,王道之大者也。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