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關主題,只是看了有感而發試想如果在"自己可以負擔",且有"確實成交價格"的情形下,自己也"有購屋的需要":一間房子一開始是448萬,覺得將來會跌更低,沒買2個月後變468萬,還是覺得將來會跌更低,沒買半年變498萬,依然覺得將來會跌更低,沒買一年後變548萬,或兩年後變600萬時,還會堅持自己的看法嗎?ps:不過當"絕大多數人"都告訴你買房是保值甚至增值的好工具時,房市的危機可能才要開始!
aggn wrote:微風小城最近廣告打超大,記得去年還是568萬可以買3房,最近廣告的SLOGAN已經變成698萬「輕鬆」買3房 他打的698萬應該是二期的因為我也有收到廣告簡訊說一期已經100%完銷,二期698萬入主三房.....只是那個地點說實在就算便宜一百萬我個人也不太考慮
一期468二期已經 698不會三期的漲到 888 吧~最後可能會變有錢買不到. 淚灑接待中心~一年後約一半的戶數又丟房仲再賣~哇~ 當初 468 沒買. 現在已經開到 1088 啦人事物已全非~ 唯一不變的是從貨櫃場進入
jimytsai wrote:他打的698萬應該是...(恕刪) 這個地方就算是送給我我也不會想去住,沒機能沒交通,婦女進出也會有危險,如果可以用698萬買,我寧可買在站前畫堤 or 翠堤花園都還比它強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