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都心 腹地大 可以規劃很多東西 且因為開發的晚 所以可以弄得更進步 更現代感 端看怎麼規劃
規劃的好 超越新板 不無可能 規劃的差 那...就換人做做看吧
yaokuang4331 wrote:
目前來說我想北縣的A咖 還是板橋 新店 永和 畢竟現在來說 是環境較好 我覺得副都心這有潛力...(恕刪)
就房價而言,板橋、新店、永和是北縣A咖(新板特區是A+級就特別排除),但就環境而言(在房價水準相近的區域),板橋比新店永和優質,看看以下這幾區最精華區段的空照圖就很清楚了(新板特區排除)。
a. 板橋(江子翠),綠地公園的分佈要普遍的多,道路較寬敞,主幹道多有人行道和林蔭綠帶,整體街廓較整齊,捷運藍線和北市精華區的連繫便利度稱冠北縣一級城市,本身又不用很依賴北市,尤其是新板特區開發完成後。

b. 新店(市中心),捷運綠線和北市精華區的連繫便利度及距離比板橋或永和要弱很多,道路面積還算足夠(以北縣標準),但巷弄頗紊亂且無理想步行空間,亦幾無綠地公園,面積腹地有限的裕隆城(右邊那塊約10公頃空地)題材則被重複和過度炒作。

c. 永和(市中心),完全無綠地公園等可供呼吸的空間(除了到"已經是"中和的四號公園),道路巷弄擁擠紊亂無完整人行道,且亦無土地可供再發展及升級,幾乎要完全仰賴北市,長期而言陷入發展困境。

最近的成交數據已經透出端倪:新店已連續數月成交量下滑(買方不再追價),板橋則是唯一逆勢上漲,永和則一直是呈現平衡狀態(但房價長期有抗性,環境條件的限制使然)
至於新莊,最大的資產和潛力還是來自於看的見的大批素地,需要時間。
個人主觀的認為,未來台北縣較有潛力的區域是板橋 新店 新莊
主要是這三個地方都有不只一個 具備1.生活機能 2.交通便捷(捷運) 3.重大建設條件之一 的大面積土地或重劃區
板橋除新板外,還有遠東通訊園區,江子翠河岸,浮洲等重劃區
新店有裕隆城,未來環狀線機場(中央路與中正路交叉口),榮工舊廠都更區等
新莊有副都心,頭前跟數個中正路沿線的"工"變"商"或"住"的大面積土地
今天有新聞訊息說台北縣政府將延後副都心土地標售,就是怕得標土地單價再創高,進而再拉抬建商推案價
由此可見具備1.生活機能 2.交通便捷(捷運) 3.重大建設 的大面積土地對房價推昇的效果
過去新莊跟永和根本不能比,但現在光是頭前初期的推案房價就直逼永和
william.tsai007 wrote:
新板地區的腹地太小 能發揮的空間有限 公共建設也有限 綠地也有限
腹地太小==>
目前新板特區最狹義的範圍是48公頃,加上旁邊那塊要做巨蛋BOT的運動場後是54公頃,後續還有擴大為150公頃的"大新板特區"出抬,而周邊附近在動工的有企業自行開發的25公頃"遠東通訊園區",另外剛公告的還有134公頃的"大浮洲開發計劃"及117公頃的"江子翠北側開發計劃",長線可發展的腹地(素地為主)達3、400公頃!
公共建設也有限 綠地也有限==>
a. 高鐵、大台北劇院、捷運藍線、捷運環狀線、台鐵、萬坪都會公園、縣民廣場、縣政府大樓、四鐵共構車站大樓、巨蛋運動園區...這些重量級的公共建設"密度"和"豐富性",在大台北各大重劃區屬一屬二,而且多是"完成式"及明確的"現在進行式。
b. 新板特區留設的綠地和廣場應該是各重劃區之冠,區內幹道幾乎全都是林蔭道路及寬敞人行道,所以若以"整區"來講,建蔽率比號稱低建蔽的重劃區還低(因為留設的綠地廣場多很多),再讓比例有限的可建地往天空立體發展。像區內最大的單一連續性綠地--"萬坪都會公園"全部完工後,即有7.7公頃,縣民廣場亦有2.4公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