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ommiikk wrote:
那段剛好是文化路最窄的地方,
是否會影響到高度跟樓層,
先了解一下地目,
這會影響到容積率也就影響到分配,
沒有特殊的獎勵與地目,
一般很難談成,
簡單說就是只能舊換新加個車位,
但是會被高公設吃掉住家使用面積
這段的文化路(文化路1段188巷至漢生東路口)只有三十米寬,
縣政府應該會要求建築體退縮, 就像是建華新城那樣,
退縮的基地會有容積獎勵, 所以總容積會更高,
那裡的土地是住宅區, 基準容積為300%,
但是因距捷運站500公尺內, 會有較多的容積獎勵.
且位於板橋精華地區, 建案的單價高, 加上都更的容積獎勵及建商辦理容積轉入,
所以原地主應該會分到不錯的比例,
可以參考萬板路的雙囍園的都更案(同為基準容積率300%的住宅用地):
http://news.pchome.com.tw/magazine/report/po/businesstoday/62/121432320044688004001.htm
原地坪持分八坪,建坪二十三坪,
分到權狀面積三十六坪,室內二十八坪、三房,外加一個車位。
所以分到比例的為: 土地x4.5+車位
而文化路的地段更優, 若是面文化路的地主, 則分配的條件應該更好
我老家是在公館街跟文化路那邊的住戶之一,
就是追風廣場斜對面那片已經10幾年還沒動,
好處是增值,
缺點是對動工這兩個字已經麻痺了恕刪)
那你應該是麗源都更案的地主,
這個案子, 明年應該也會蓋了, 到時應會創板橋的天價.
你們雖然因總維建設的一些問題而拖延至今未蓋, 但最後的結果反而是賺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