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再說 wrote:
環保本來就會和許多利益衝突....
我非常同意您的意見,
無效率的執行能力絕對是主因,
黑暗點說,我甚至認為若是執政者刻意不想做的話,就放出這種預算,
讓反對的人跳出來,再裝裝樣子…
然而,我相信的是,每一件事情都有正面和反面,在適當的比例原則下,能做的事情就可以做~ 我相信淡水的交通問題,是可以做的,只是要怎麼做才能符合比例原則。
人民更應該用理性思考,站著自已的立場(如環保),也同時幫他人思考(如在地),而非無限上綱,二方這樣想,我相信會有一個中間地帶出來,對台灣才是好事。
至於覺得當地不好,搬走這個思維,個人覺得這是最後最後的選項,我相信在之前該會很多的解決方法,若總是遷就環境。那政府就真的過太爽了…
謝謝您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