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5

淡海新市鎮- 房事討論區


chenyw67 wrote:
新市一路是雙向4線道...(恕刪)

我猜到時候就削減人行道擠出馬路...
"完整的雙車道"真的不好...
沒有緩衝的空間...
chenyw67 wrote:
新市一路是雙向4線道...(恕刪)




see ...

主道是這樣, 那麼新市一路轉進去巷後, 如西雅圖, 水公園那種巷, 更小
這一塊熱區, 我比各位都更熟!不用比什麼資料研究..
你們買的房子, 所在土地為我們過去田地, 早在徵收時就知道規劃
還可能是我們家族蓋的咧, 新市一路佔最多建案
我若在淡水"再"買, 新市鎮, 我會選丰上, 甜水郡, 台北灣
Sport X-over for 4 seasons of weather !!?? NO Sport! No X-Over! Only 4 Wheels

rugbysamz wrote:
一邊說"公園一堆,地那麼多" ,
然後再來"密集的高樓,壓迫感很重,比台北市區還重"
你的感覺似乎挺複雜的......(恕刪)


前半, 公園多地多, 是針對 " 運動中心可支撐房價的說法
試想, 沒有運動中心前, 淡水居民不用運動嗎?
多了一個中心, 會差很大嗎?

公園, 唉...淡水其實不需要太大公園
假日會有人天天往門前公園跑嗎?

淡水, 本身就是個公園 !
地那麼多, 可優閒的地方那麼多
近的,光那條公司田溪步道, 就夠散步了
遠的, 就不用提了, 上山下海....多的是地方可跑
住淡水, 那還需要在意公園!

後半,若常從外側淡水工商看新市鎮, 就會理解
原本的天際線, 海岸線, 變成水泥柱
走在裡頭道上, 要抬頭才能看天, 而不是水平視線
要看綠色山林, 看不到

原本居住都市的, 挑淡水,用都市機能的角度去看,
很好哇, 生活方便呀...
同樣的區塊發展, 在新春街, 在北新路兩商圈可以為例
新市鎮不會因為基本行政設施及機能而支撐

區公所也不會是你天天上門的地方
去看看別處討論地產的, 誰在屌這事的?
同樣的行政中心整合, 到處都這樣
以我居住過的南港, 內湖, 就沒感覺有啥助益
對生活有啥變化

近一點的, 去看一下士林行政中心
剛好運動中心也在旁, 會興奮嗎?
會! 買的時候會, 住了之後呢?

臨點公共設施, 對房價不會是支撐,因為, 你只看到 "點"
還得看"線"及"面", 交通動線及地區動態

跟你講點的, 只會是建商 !

Sport X-over for 4 seasons of weather !!?? NO Sport! No X-Over! Only 4 Wheels
Edsion wrote:
see ...主道是...(恕刪)


你說的幾個案子..很清楚重點在於周邊道路..
濱海路原本就是新市鎮規畫之中最大的中央道路..
路大..人行道與建物退縮就會大..當然住起來最舒服..
不過那是指新市鎮全部發展完成的狀態...
以現況論..
若要找個地點是10年內(或是接下來準備要發展)的地段..
首推新區公所/新市國小這個軸線...
這是等待區域發展以及年齡/家庭生活之間不得不的折衷..
要不然住到新市鎮規劃的中心商業區..
未來若發展起來隔壁不就是電影院?
不過等到發展到這個程度..我六十歲也應該不用看電影了..
新區公所與新市國小都是幾年內可以預見其開工的標的物..
發展是很快就可以實現的..

另外針對您的
"臨點公共設施, 對房價不會是支撐,因為, 你只看到 "點"
還得看"線"及"面", 交通動線及地區動態"
您若只看到我們討論串中的運動中心..那當然只看到點..
行政中心能否帶動周圍房價..
要看該行政中心的設計與周邊規劃遠景..
新板特區的規劃不是一例嗎?
士林運動中心也許您覺得不值一提..
但那附近的房價?
我們強調的是磁吸效應..有了中心機構..才能漸漸吸引人潮與商機..
畢竟新市鎮是正在開發的區域..與已經開發的區域不同...
對已經開發的區域來說..新建一個行政中心也許不代表甚麼..
甚至因為交通與三教九流的進出變成嫌惡設施..
但這對於一片空白的新市鎮來說..
是會有著非常大的帶動效應...
也許您現在不覺得..
我們就等這些設施陸續動工與落成..
再來看看這個區域的後續發展會如何..
殺人償命,天公地道。
skuldy wrote:
若要找個地點是10年內(或是接下來準備要發展)的地段..
首推新區公所/新市國小這個軸線...
這是等待區域發展以及年齡/家庭生活之間不得不的折衷.....(恕刪)


你有聽懂我在說啥囉 ~
你說的這小區塊, 不用 10 年啦, 現在就已經OK 了, 頂多再 2,3 年
我說的區塊, 才是 10 年以上的...

折衷 ! 所以, 你自身的確也考量到 "居住舒適性", 也明白我說的區塊

現在大家口中的新市鎮, 熱點尚集中在新市一路商區,及公共設施預定點
且, 因為熱點一帶, 因為地形(公司田溪及高低坡)因素, 巷道無法較寬
但, 在這公設成型之前, 你們所居的點, 跟剛提的丰上, 甜水郡有何差別?

形成之後差別是否很大?
在日常生活上不是天天跑的設施, 其實影響不大
試想自己以前的居所附近沒有這些, 日子還不是過
遠點的騎個車, 辦點事, 也就這樣而已
論生活機能, 遠近差不了那小小三五分鐘的
那有什麼"折衷"那麼嚴重

只有交通是天天相關, 所以車站遠近才會是重點

還有, 動線上, 如果天天經過的點,
會因為這些"熱點" 而阻塞的話,那反而是缺點
以新市一路現況, 商圈熱點, 但卻是你每天必經必塞
那一區塊,連咱們自己地主及建商都會閃開
認識的在地人, 之前住新春街的,
現在都懂得選新市稍週邊的建案

國小週邊接送塞車, 這是大家常見的吧
公所附近人來人往, 臨停的一堆
公園旁邊出入人多, 若有喧嘩...
這些點, 是否有益?
有沒有第二動線可跑, 更需要考量

都已經在淡水了, 若居住品質還跟市區一樣
陷入熱點, 那跟住都市何異?

我又不是在打整個新市鎮
我們也有一些房子在那耶...
同樣在新市鎮內
到底是要選好宅來住,
還是要比商圈,
想想唄...

Sport X-over for 4 seasons of weather !!?? NO Sport! No X-Over! Only 4 Wheels
skuldy wrote:
你說的幾個案...(恕刪)


完全同意skuldy的說法,老家在中和板橋交界,對已開發地區而言,環球購物中心蓋下去對週邊房價也沒多少影響,麥當勞全聯家樂福都對當地區域也沒多大影響但對淡水新市鎮這個新興區域而言差別很大因為很多機能都不足,這些都會帶動當地繁榮及入住率.

rugbysamz wrote:
新市鎮目前最高樓應該不超過15樓...

我家社區都超過15樓唷
(不過不算"正"新市鎮)

Edsion wrote:
這一塊熱區, 我比各位都更熟!不用比什麼資料研究..
你們買的房子, 所在土地為我們過去田地, 早在徵收時就知道規劃

所以,我可以敬稱您一句"員外"嗎?
也因為您是地主,所以您的消息比"L"大比議員比市公所更靈通嗎?
而徵收時到現在的規劃,不知有無落差?請大師開示

Edsion wrote:
去看看別處討論地產的, 誰在屌這事的?
同樣的行政中心整合, 到處都這樣
以我居住過的南港, 內湖, 就沒感覺有啥助益

那新莊副都心純粹再炒交通囉???

Edsion wrote:
還有, 動線上, 如果天天經過的點,
會因為這些"熱點" 而阻塞的話,那反而是缺點
以新市一路現況, 商圈熱點, 但卻是你每天必經必塞

以新市一路的現況怎堪比擬中正東路、北新路、中山路?而您說的"丰上, 甜水郡, 台北灣"
哪一個案子不用經過這三條?您所說的交通,不是單新市鎮而是全淡水,竹圍也中獎!!!

另外,請教艾迪森大
討論區是大家討論的地方
還是您宣揚家財並說教的地方?
就算別人說的您不以為然
也不須要如此吧
文字間裡也是有"態度"低
我新搬入淡水,不敢與您"共勉",而且此篇語氣不佳只得先自勉,再請包函!!!
roliniloveu wrote:
以新市一路的現況怎堪比擬中正東路、北新路、中山路?而您說的"丰上, 甜水郡, 台北灣"
哪一個案子不用經過這三條?您所說的交通,不是單新市鎮而是全淡水,竹圍也中獎!!!...(恕刪)


來吧 ! 我知道會中箭的, 但有些時候不說明身份,反而讓人以為只是外地人在攻擊淡水

因與自家興榮習習相關, 當然更在意資產投資變化
田仔之所以有財, 即是運用自家背景, 取得先機
咱家不靠祖產, 而是靠內線得知土地交易, 早期投入也

沒錯 ! 俺就是姓 "田" ....田僑仔是也 !

酸完自己, 就事論事唄!

再者, 我的重點是在於 "淡江大橋"
那三個案子, 在動線上, 不論現在或將來, 都可不經中山路, 北新路及新市路就可出去
唯一共同中槍的中正東路, 沒啥好比的, 每個案都是五十步笑百步
但將來, 淡江大橋通車, 最佔保值優勢的會是那些在動線上直接關連的推案
以公共公程點來論案, 要看的是大型公程, 而不是小型基礎建設

暫此, 補習去


Sport X-over for 4 seasons of weather !!?? NO Sport! No X-Over! Only 4 Wheels

Edsion wrote:
你有聽懂我在說啥囉 ...(恕刪)


看來是田橋仔大大囉, 住田中央也吃飯桶中央長大的,
果然眼界不同, 所以新市鎮這種低價地帶本就不該是您關注的地方,
不過要知道的是, 新市鎮目前的公共設施, 除了公園外幾乎沒有,
人潮也都是當地住戶, 當地也絕少就業機會, 故平常日新市鎮的店家生意應該...
除了早餐店外, 都不算很好吧!

但區公所帶來的是就業人口, 不是居住人口,
就業人口要吃三餐的, 會有消費能力在此留下,
也會帶來來區公所洽公的人!
另外也因區公所在此, 淡水區的建設焦點更會放在新市鎮,
所以區公所對目前新市鎮而言很重要, 0到1是無限大的成長,
當然如果用原本就很繁榮的地方來看, 區公所當然是可有可無的影響了
好壞在個人心中~認為淡水不好的~怎麼說都不會認為淡水好
覺得淡水好的~相信也是會自己找出可以佐證淡水真的不錯的條件~
重點是房地產的好壞其實只是感覺~只是需求 應該不是談好壞而是談個人需求吧 符合自身需求的就是好

但若用理性一點的點的觀點來分析~沒有地方是絕對的好~都有他的優缺點 但以淡水的房價10多萬左右的價格~有多少地方的C/P值可以比淡水好? 同樣是是新重畫區 內湖多少錢? 蘆洲.三重呢?現在連三峽北大都比淡海新市鎮高 若同樣有捷運的地方來看~那裏比淡水便宜?大台北區又有那裡的新大樓是10多萬一坪買的到? 若以現在的房價來看~淡海新市鎮至少稱的上"划算"吧

在來看保值性~任何一個地方的發展跟交通還有一些公共工程都脫不了關係~林口養蚊子20年了 因為捷運而不一樣了~蘆洲10年還是縫雨必淹的地方~現在也因交通不同了~
淡水呢?淡水難不成已經發展完了嗎?淡水不會再有公共工程了嗎?
很多人說那些都喊了很多年了~誰知道什麼時候做
淡海新市鎮喊了20年都是荒草一片 現在呢? 曾有淡水在地的朋友跟我說~他很後悔~前幾年他都覺得新市鎮"某號"啦~都荒廢那麼久了 但現在他卻發現他錯過最好的購屋時間了
台北港發展起來了~台64線蓋好了~新市鎮也不再是荒草一片~當年那些工程不做是因為沒有人沒有經濟效益~
但現在呢? 淡水在發展~............一個越來越熱鬧的地方~房子卻不具保值的可能~~這是個什麼樣的邏輯??
  • 74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4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