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環保署淡江大橋的審查實在很久....

如果是為了淡水好,淡江大橋一定要蓋,不然長期的交通問題如何解決?環保團體的責任是確保建設不會破壞當地生態環境,而不是一昧的反對,這樣只會讓原本落後的國家更落後,歐美各國環保做的比台灣好,他們有比台灣落後嗎?用民粹操縱思想尤其是那些無知的學生,疏不知在為反對而反對的同時,喪失國家競爭力,也喪失了給下一代更好的就業環境及機會,美國舊金山大橋,日本東京彩虹大橋都蓋的很好,夕陽與橋墩,河面反射出夜間美麗的燈光,大家都捨不得離開,澳洲雪梨大橋也是如此,我知道部分環保團體裡有些是從事攝影及藝術創作相關的人士,事實上他們也不住淡水,我知道或許夕陽被大橋遮住或多或少會影響到他們生計,但是眼光應該要放長遠點,可以因為大橋而帶動八里淡水兩岸的繁榮並增加整個台北港的貨輪及客輪運量,加上連結桃園機場更加便捷,增加城市及國家競爭力,大家都受惠,為何要一直反對呢?把大家都拖下水是環保團體所樂見的結果嗎?
想想臺灣人很可憐,擁有全世界人口密度排名前幾名的國家,地狹人稠,活人都快沒地方住了,這也是為何生活機能好的都市房價漲到天價,反正就是數量有限,有錢人捧,沒錢的人只有另覓他處了。被趕出了市中心好不容易找到一個買得起的地方,當然總有先天不良之處,當然政府就要想盡辦法改善,方案出來了,什麽會嘈到古人住的地方,又是古人打仗沉到海底的破銅爛鐵,都當寶寶護起來,活著的人碰都不能碰,遇到請改道,管你活著的人是死是活。當然文化遺址是要保護,可是當活著的人每天忍受著因著這些古人流下來的遺物,壽命至少少了10年(每天塞車,人火氣就來,血壓高,夀命就短了),一堆活著的人為樂這個嘈來嘈去,比敵人還敵人,想想真是可悲啊,住淡水的人只是很悲微的請求幫淡水解決每天塞車之苦,好像就變成罪大惡極,歷史罪人。蓋翡翠水庫時破壞的生態是淡江大橋千百倍,為提供臺北用水蓋了,雪山遂為解決宜蘭到臺北的交通,破壞的生態勝過淡江大橋十百倍,但還是蓋了,說真的只要能解決淡水塞車問題,那怕是蓋的上天下海都可以,沒人一定要堅持蓋淡江大橋,沒人喜歡去嘈那些古人遺物。選舉也快到了,淡水居民應該連合起來給立委,議員,裡長壓力,不是丟出一個方案,然後說沒辦法,環評沒過,或是天龍國不同意等就算了,這樣誰不會做官,解決活人與古物的衝突問題就是當官的責任,此路不通總要有其他路。給他們個期限,如果沒結果,他們也不要選了。可憐淡水人,你還有多少二十年啊,青春歲月都浪費在堵車上。

stocklee wrote:
...找藉口或者等待淡海崩盤.......(恕刪)


請別開玩笑說淡海崩盤, 又沒地震或核災!
你自住沒差,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出貨賺價差的, 手上沒多餘屋可倒貨就好,安心吧~~~

QE將退了,奢稅2年要延為N年? 選舉要到了,淡海二期1168公頃複雜丘陵地貌要被大移土方給推平了,
張副市長也要大搞特搞都更案了~~ 想再進貨、生許多小孩需要住更多房屋者請加油囉,自住又沒差!!

hsp09 wrote:
請別開玩笑說淡海崩盤...(恕刪)

全台都有地震和核災的問題,請不要開玩笑說你住的地方沒有。
蓋好了只會引來更多投資客
到頭來還是一樣塞,有差別嗎
既然是投資客哪來的塞車
你的邏輯很怪哦
那投資客是白癡
買個全是投資客的新市鎮

蓋淡江大橋(或淡海橋)對於台灣的環台公路網完整是有幫助的...

關渡大橋的設計老舊光是每天上下班就可以體會...

造橋鋪路是好事, 現在的政府貪污嚴重, 豆腐渣工程一堆才是大家不相信的主因~
那是政府長久以來的陋習,原則上,台灣短時間要突飛猛進是不可能了,所以我們不能再內耗,再自己那石頭砸自己的腳,蓋橋,建設以及發展北海岸觀光娛樂特別行政中心,台北港已通福建,未來若發展起來,可帶動就業觀光,提高國民所得,更何況淡江大橋若完工,從新市鎮往機場也不用1小時,非尖峰時段只要半小時,國外旅客來台觀光方便,台灣人也不用一直往國外跑,淡水真的是很好的地方,很多先天上的優勢都沒被好好的利用,只是恨鐵不成鋼,選了軟腳馬,不知道台灣要脫胎換骨要到何時
淡水的交通在大台北地區算正常塞,上下班那裡不塞!
中正東路現在特別塞!有很大的原因是整條路東挖西挖.原來交通其實是ok的(6號替代道路通車後會更好).
我曾住過大安區,內湖區,新店(大坪林),中永和,文山區(早期景美那裡),現在住淡水.
以前在上下班巔峰時間,塞在基隆路上忠孝東路到公館三個小時!也常塞在新店到師範大學大附近的路上,起跳都是一個鐘頭以上.中永和那更不用說了人住的多,只要過橋來台北就是塞(雖然跨河大橋很多,好像四座,福和,永福,中正,華中橋,都直通台北市).

再說國外的大橋好了,比如雪梨大橋蓋的很漂亮,只是有一點要注意那是直通雪梨市而且要收費,我朋友住chatswood,天天要去雪梨上班,也是塞!很多國外的大橋大多是直通大都市,包括大台北也是一樣,板橋四條橋直通台北市,.......等.其它就不多說了.但淡江大橋不是,它只是直通八里後再聯外其他道路.這樣並不會直接解決淡水要去台北市上班的問題,按比例正常去台北市上班的人最多,新北市其他區域次之,桃園更次之.

我並不反對蓋橋(如果蓋漂亮一些到是多一個好的景點),其實蓋橋或快速道路對交通一定有幫助,但決不是根本,要不然中永和,板橋,三重...等不會有這麼多人塞在橋上跟聯外快速道路上.更何況淡江大橋,到了八里只是另一個塞的開始!如果住紅樹林的人說我也要一個大橋,直通八里我才方便,另外一個人說我要淡水有條快速道路直通中山高,二高,市民大道,建國高架,最好直通信義101.那有可能嗎?

其實除了淡江大橋,其他如北側快速道路,輕軌!目前這樣的規劃根本不能負荷未來移入淡海大量的居民,一樣按比例正常去台北市上班的人應最多(除非能拿到數據,邏輯上應是如此),輕軌應維持原來淡水線延伸,做高運量的,這樣運量和速度才比較好(但還不夠用) ,文湖線中運量都這樣了,更何況輕軌,做觀光還ok!
北側如不能直接上洲美快(也還不夠用),那只是讓我去另一個地方塞而已!

當時政府在規劃淡海,應該要想到這樣若大的腹地,早該把交通建設先做好,等到居民住進來才開始,所有建設都會有交通黑暗期,苦的也是我們!
但淡水當務之急還來得及做一件事,就是增加在地工作機會!因我們的腹地大是大台北其他區域往塵莫及的,如何增加在地工作機會是首要,政府如只有一定的預算,希望能先把淡海產業用地規劃好,招商降稅,吸引產業進駐淡海,還有複合式觀光園區先規劃好,結合現有的觀光景點和高爾夫球場...等,複製聖陶沙這樣觀光飯店,大型商場,華納.....等都會進駐,就算淡海人口增加,但在地的工作機會增加,我們就不用出城,把路權讓給必須要出城工作的及要來觀光的人,以前住在中永和,新店就是要出城工作的人太多所以大家都塞在路上.
如果開始做商人是很快的(家樂福好像蓋一年左右,同時間的區公所不知還要蓋多久)不像政府慢條斯理.
水到渠成時就會有務實的交通建設,不管水路(藍色公路),或其他道路都會比較到位.

總比等有爭議的淡江大橋不知201~完工,北側跟台北市還在較勁,及2019年才會完工的綠山線輕軌,202~才會完工的藍海線,重點都是半調子的規劃,完工後還是不夠用!

要解決交通擁塞!!!增加在地工作機會才是淡水的首要!!!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