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分局新市派出所、淡海捷運分隊及消防局淡海分隊共構新建工程本工程預定於公七自然公園興建地下1層、地上4層樓之鋼筋混凝土建物,地下1層是警察局與消防局共用停車場,建築物東側1、2、4樓為警察局淡水分局新市派出所辦公廳舍、3樓為淡海捷運分隊辦公廳舍;西側1至3樓均為消防局淡海分隊辦公廳舍。已經決標了,預計12月底動工
雷茵哈特 wrote:官方正式統計,10月...(恕刪) 十年前十月汐止人口數:194,940淡水人口數:158,433十年後十月汐止人口數:210,633淡水人口數:199,604淡水這十年來的人口一直是在4-5000人之間穩定的成長著,汐止則是以每年2000人左右在成長著,所以人口成長差大約在2000人左右,以目前兩個地區的人口數差約一萬人左右來記算的話,那大約在五年之後,淡水的人口數就有機會趕過汐止了。其實淡水、汐止、林口相比於大台北大說都是比較偏遠的,但汐止和基隆有地緣之便,又有高速公路經過,林口基本上也有類似的條件,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淡水的人口成長能常保競爭力,我覺得除了好山、好水之外,就是房價比這些地方要親民的多,才有足夠的吸引力的。
wessley wrote:就算買不起房子我也不...(恕刪) 您是我看到的第一個說不喜歡淡水的原因是沒有工業區和商業區的,那一定得給您一個讚了。我覺得目前大家對淡水發展的期望,主要都是想知道淡海大橋通車之後會帶來怎樣的效應。我們政府在推動地方政策的時候更多時候是趨於被動的,往往是民間已經走上了好大一段路之後他們才願意跟上的。但以淡水的地形和人口結構加上週邊的競爭條件,發展工業區並沒有明顯的優勢,所以我比較傾向的是,在淡海大橋通車之後,八里、台北港發展成熟的工業區的可能性更高,而淡水向外的交通幅射會從台北擴散到八里、五股甚至是桃園這些車程在一小時內的區域。而新市鎮會漸漸的往商業區的發展靠攏,成為這些地區群眾活動的主要選擇之一。金山-三芝-淡水-八里有西北岸少見的綿延的沙灘,淡水、八里都有機會重新發展藍色公路增加旅行遊玩的趣味,陽明山的風景、北投的溫泉、淡水老街和最美夕陽,加上離桃園機場只剩下一個小時的車程了,都是淡海大橋通車之後淡水的地理優勢,惟一讓人擔憂的是目前的硬體還跟不上,但這就像是雞生蛋蛋生雞的道理一樣,條件到位了之後自然就水到渠成了。所以我以為淡海大橋的通車並不是獨惠淡水的,而是會促進附近的區域共同的發展成長的。而且我認為有這樣想法的人不在少數,而這也許也是支撐著淡水人口成長和房價的關鍵因素之一。有句話是這麼說的,今天你對我不睬不理,明天我讓你高攀不起,套用到淡水這十年的發展我覺得還挺傳神的。
wessley wrote:就算買不起房子我也不會買淡水阿....除非退休.....光通勤就浪費生命了淡水的硬傷就是沒工業園區商業園區........(恕刪) 事實上你花時間玩PS5才是真正浪費生命!!你這兩年來用在打PS5的時間如果用在通勤, 那房子漲的價差還能讓你賺一咪咪, 反觀這兩年花時間在打PS上,連根毛也沒得到!!另外不是每個人都想跟吵雜的工商業區比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