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這時候買房,正是高點,千萬不要衝動

邱 仁 wrote:
我看了一年多的房去年(恕刪)


買房,先”求有“再求好。沒法過生活,強求也求不來。現在的年輕人真的很辛苦,收入永遠不夠付帳單,更別說要買房,供養父母了。以前要結婚時,父親要求我們一定要買個房子才讓我們結婚(自己付),中間遇到SARS,遇到Lehman Brothers,遇到颱風淹水,房價也是起起伏伏,但當小孩陸續出生漸漸大了,賣掉這個房子也變成了我們換屋的錢。誰知道當初因父親堅持我們買的房子可以在這時候幫助我們。如果沒有買第一間房子,近乎而立之年的我們也買不起台北市的房子.就像黃金也回不去以前一克1100台幣的時候了。有能力就買沒能力就顧生活,決定是自己做的,不要埋怨任何人。房貸怕付不出,就只能看短短幾年。付的出,看的是20年甚至更久⋯
呵....五年後再來看這篇文
小心炒房、房仲
他們被套住賣不出去
又看到買方意識抬頭
一定會跑過來噴

看到超爽的
可憐哪
台灣 GDP很大一部份是靠房價撐起來的

為了數字好看
蔡總統會讓房價跌嗎



Owen0314 wrote:
台灣依照現在的炒作,(恕刪)
Owen0314 wrote:
台灣依照現在的炒作,...(恕刪)

一堆房仲說疫情穩定後會漲,現在低利會漲,每次聽到都翻白眼,阿不然是會漲多久,我房貸一貸20年,相形之下拿這種短期影響的因素來說嘴會不會太不夠力了,笑死人,整個長期的大環境看來我實在是找不到什麼有力的原因來支持房價以後只漲不跌,景氣下修,少子化,房市供給爆量,一堆人說會漲?漲哩幾摳懶啦,以現在這樣的市況進場我只能說你閒錢多,不然就是當盤子吧
有玩過大富翁嗎??

明明就只有3~4個人在玩,但就是有人一直買地皮,買了之後還蓋房子、蓋旅館,(啊是要蓋給鬼住喔?!),最後就會有人破產,有人會變成大富翁。

如果搞懂這個遊戲的邏輯,你就會知道不動產從來就不是居住商品,而是金融商品,金融商品的價格是由資金決定,不是由人口數決定,最後的結果就是財富不均,如果你不能離開這個遊戲,建議你就照著遊戲邏輯,趕快買地買房吧。
八月二十 wrote:
你相信我啦以全台灣來...(恕刪)

阿怎不說2012~2014買的現在賠多少
三月時趁疫情高峰去斡旋了一間開價2400的房,第一次我開1800,沒成交,隔五天仍是疫情緊張,再多加個40萬,就成交了,成交時仲介手機還不斷响,不斷有人要出斡旋,在板橋捷運藍線及環狀線,每坪約41萬,比前二個月及之後的低樓層實登少了約十萬(因為簽約時和原屋主協調拉長交屋及移轉登記在八月,所以還未實登,可能仲介也不想影響拉低其他案子價格),且原屋主裝潢就超過300萬,完全不用整理就可搬進去;高點或低點在自己衡量,房價在任何時間在所有人心中永遠都是高點,不會有低點的,但房屋持有成本在長期驅勢都是不斷上昇的,在相對低點適時買進才是正確的。
順便說一下,很多人想等房價跌,但是可能等一軰子也等不到,我25歲買的四米二板橋高樓層每坪17.8萬,在35歲賣36萬,最近看實登低樓層51萬;34歲時買的新板特區內三米六高樓層,每坪32.3萬,目前低樓層實登在低點約60萬,目前我五十歲,人生能有幾個精華的25年?而下個25年將繼續以房養房,不相信的人仍是不相信,我只是買房的實踐者,我小時候媽媽買的土城獨棟透天整棟才22萬,國中時賣掉整棟是65萬,國中時買的海山捷運附近的一樓公寓一間是165萬,大學畢業時賣掉是800萬,看完這個如果還想等房價爆跌的,到年老時會非常失望的,即使房價跌50%,真的到那時候你也不敢接的,因為任何時候房價都是高點
archeryang wrote:
順便說一下,很多人想等房價跌,但是可能等一軰子也等不到,我25歲買的四米二板橋高樓層每坪17.8萬,在35歲賣36萬,最近看實登低樓層51萬;34歲時買的新板特區內三米六高樓層,每坪32.3萬,目前低樓層實登在低點約60萬,目前我五十歲,人生能有幾個精華的25年?而下個25年將繼續以房養房,不相信的人仍是不相信,我只是買房的實踐者,我小時候媽媽買的土城獨棟透天才22萬,國中時賣掉是65萬,國中時買的海山捷運附近的一樓公寓是165萬,大學畢業時賣掉是800萬,看完這個如果還想等房價爆跌的,到年老時會非常失望的,即使房價跌50%,真的到那時候你也不敢接的,因為任何時候房價都是高點


人生就是這樣,當年高房價,無殼蝸牛都上街抗議了,但房價有下來嗎? 答案是沒有,還越來越高。

15年前硬著頭皮咬著牙買第一間每坪快15萬,為了付房貸真的省到極限,現在隨便也能買27萬,當時邀請朋友也買一間,無奈朋友嫌房價貴而作罷,錯過那次,房價一去不回,到目前都還在租房,真的可惜。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