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

大台北最泡沫的重劃區? 林口,淡水,三峽北大,新莊副都心,南港經貿園區?

CrystalandClear wrote:
但是,在林口這地方,如果長期住國外,不常開除濕機,可能所有存放物品會爛一半,這是很直接的問題.


可能閣下的物品不是環保材質會自然分解就是易腐爛食品,那爛掉一半是剛好,
或許戈壁沙漠可以防腐爛.

話說我在文山區的公寓書房有幾千本書,
有部分放在牆角的確實是受潮長了些書蟲,
10幾年來沒有除濕的結果.
老公寓氣密性差也很難除濕.

我在林口的書房大概也有1000本左右的書,
6年來書房從沒有除濕,
大金冷暖也只有每年測試開個1-20分鐘,
連一本書也沒有受潮.

如果神經很敏感,
到哪都要除濕機,
南港更是濕啊,
雨更是多啊,
出國前記得幫除濕機接上水管,
設定開啟濕度,
別忘了水管要接到排水口.
良心建議,

閣下的發言邏輯與用語,
與luka兄真是十分的神似
不就是為自己選一個安居的「窩」~

01有別樓樓主 找到一個好工具! 查一下~

輸入地址可知安不安全喔~

查地質



「山腳斷層」是右邊橘色那條線喔~

chouyen205 wrote:
不就是為自己選一個安...(恕刪)

會買新莊的人應該都知道新莊處於山腳斷層陷落區吧
大地震時,有地層下陷,低於水平面0的可能性,
其實不只新莊,五股,泰山,還有台北市關渡,都一樣
不用替他們擔心啦
6161 wrote:
可能閣下的物品不是環...(恕刪)


在林口六年沒除濕,書本完全不受潮.
在台灣中部以北,沒有這樣的地方吧,您的書每一頁都是鋁合金製的嘛? 還是你沒事就去翻動一千本書.

假如真的是一個看書人,講話如此之沖,也真是浪費了書,看書不一定有用,人要能夠看清楚自己最重要.

有林口鄉土之情很好,不要護衛過頭了,又不是幼童在吵架.
林口較潮濕是事實,南港,信義區與新店一帶也是,如果還用力否認,只會收到反效果.

所以,now在想三重,士林,北投一帶,查了一下網路,這些區是大台北最乾燥的.
三峽要北上,有二個交流道(一條是復興路上,一條是開放的公務便道)
公務便道感覺車比較多還要排隊
南下的就塞爆了(三峽有很多人南下工作??)

如果在恩主宮那站要坐公車從高速公路北上
幾乎班班客滿...

溼度的話
林口去很多次看房
我覺得林口並沒有特別潮濕,可能是沒在特定的日子去吧....
而且溼度跟房子的座向,通風度有極大的關係...
我在中正區上班,感覺就很乾,毛巾掛桌邊很快就乾了,而且也沒有發霉現象
有次拿溼度計一測,溼度在48%
而我一間3公里外,大同區的房子,感覺就比較溼..衣櫃偶爾會有發霉現象(擦掉後沒多久又發霉)
溼度會飆到80%


CrystalandClear wrote:
在林口六年沒除濕,書本完全不受潮.
在台灣中部以北,沒有這樣的地方吧,您的書每一頁都是鋁合金製的嘛? 還是你沒事就去翻動一千本書.

假如真的是一個看書人,講話如此之沖,也真是浪費了書,看書不一定有用,人要能夠看清楚自己最重要.
有林口鄉土之情很好,不要護衛過頭了,又不是幼童在吵架.
林口較潮濕是事實,南港,信義區與新店一帶也是,如果還用力否認,只會收到反效果.

所以,now在想三重,士林,北投一帶,查了一下網路,這些區是大台北最乾燥的.


CrystalandClear wrote:
但是,在林口這地方,如果長期住國外,不常開除濕機,可能所有存放物品會爛一半,這是很直接的問題


看書有沒有用,主要還是在轉化後內心的邏輯吧,
您可以檢證一下自己在此篇的發言邏輯,
您要討論的主題應該是泡沫,
但是房價泡沫與各地的濕度分析有任何關係嗎?
這是假議題,
光拿內湖.南港這兩個既潮濕,
下雨天數又爆多的區域就可以簡單驗證了.


此外我說的是實話,
書本不受潮很正常.
而事實上講話如此之沖,也真是浪費了書的可能是閣下,
林口部分季節確實是相對潮濕,
但是卻不會因為沒有除濕,
可能所有存放物品會爛一半的推想,

事實上幾乎各地都不會,
但是如果整年住在雲霧繚繞的陽明山或許有壹些東西發霉吧?

我不會為了這個無聊議題還搬出什麼林口鄉土之情,
更不需要護衛,也不是幼童在吵架,
直接論理即可.

書房不除濕,書不受潮很怪異嗎?
只要不要把書放在地上,或是裸露放在牆角,
哪一個地方的書本乖乖放在書架上會很容易受潮?
各地都一樣,尤其現在的大樓更難吧?


我在文山區的書房實在是房子是老舊公寓,
書架又很多是那種20年前的DIY 3格書架,
又很久沒整理,
靠近牆角的部分連書架都爛了,
部分書受了潮,很可惜.
事實上只要把房間整理好,
窗戶換一下氣密,
書架換新的底部墊高,
書會受潮?不容易吧.

到是所有存放物品會爛一半的推想才令人驚訝,
喜不喜歡一個區域,
每個人看法不同,
拿這種誇張的陳述來對話正是常見的對話缺點
.

我認識一個比較怪的人,
不越野,開一台MB G500,
買了一間位於A9約800公尺84坪的頂樓,
整年只住2-3個月,
放的是20萬的腳踏車,
家具,衣服,床,冰箱,還有2套我不知多少錢的高爾夫球杆,
這間房看來只是倉庫跟打高爾夫的住所,
出國半年也沒請人打掃,
結果4年了,也沒有存放物品會爛一半的結果,
根本沒有東西爛掉,
發言像幼童的絕對不是在下,
誇飾法也絕對不是理性發言的正確方式.

整天C/P值(閣下很特別的性價比)在嘴裡的人,
請把焦點擺在性能與價格,
才是正道.

論房價,
過高的狀況幾乎都是,
但是卻不妨礙發展與規劃的討論,
畢竟成長股,
要是確認基本面的方向,
有拉回確實還有承接空間,
而非成長股,或是偽成長股,
就必須以價值投資的方式,
低價才是買點.

討論重劃區,
道路寬敞度都一樣嗎?
公園數目與大小面積都相同嗎?
容積率的分布與地目規畫?
未來居住的人口密度?
周圍3-4公里的商業現況與未來發展為何?
靠近的科學園區現在廠商移入的進行式分析?
人口持續移入的歷史與現況?
會是小區域的政商核心嗎?
還有很多深入值得討論的.


這一大串討論區卻幾乎都沒有,
連一點好的發問也無,
更奢談好的觀點,
所以看得出來大多是皮毛與主觀而已,
這些只能拿來聊天,
卻是毫無用途,
當然沙中掏金,
在01我也是從他人掏了不少金,
更多的是了解何為無用的思考.

6161 wrote:
看書有沒有用,主要還...(恕刪)





條理清晰 ,

思緒明理 ,

不謾罵 , 不挑悻 , EQ 好 ,

值得學習 !!!





CrystalandClear wrote:
在林口六年沒除濕,書...(恕刪)


你說你一年裡面有大半年在國外, 買個房子只是拿來堆放物品, 由此延伸出林口潮濕, 放東西的話可能有一大半要潮濕爛掉. 那你一開頭的文章提到就學問題是在耍寶嗎? 還是你家大人長年在國外, 然後家裡小朋友要住台灣的倉庫??

不喜歡林口也無所謂, 但是不要弄一個假議題來這邊耍寶.你在跟大家裝肖煒嗎?
林口的潮濕以冬日為甚,天冷加上潮濕,稍微厚一點的衣服晾在陽台,基本上一個禮拜都不會乾

如果長住的話,就可以了解到何謂"霧鎖林口",基本上起大霧時能見度不超過十公尺,而且還頗為頻繁,話說昨天又一次

冬天冷當然是北部各地都冷,但是潮濕卻是很麻煩的一件事,衣服放在衣櫃裡只要稍不注意,就會有霉味

bis0815 wrote:
溼度的話
林口去很多次看房
我覺得林口並沒有特別潮濕,可能是沒在特定的日子去吧....(恕刪)
  • 3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