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entocean wrote:
我覺得這只是你跟...(恕刪)
我也尊重你的感受,如你所說,就只是彼此認知的問題
至於你說市府現階段不願溝通的問題,我前面已經有點出來,
在6月16日三峽空汙說明會現場紀實 的時候
對侯副市長來說,他當天來就是希望大家不要上街頭
結果貴聯盟還是這樣對待他,以他的觀點來看,或許你們也沒有尊重他吧
以至於後面這個殯葬議題,可能投鼠忌器市府上到下當然不願意再吃一次悶虧
當然,這沒有對錯的問題,我也認為市府本來就要再積極跟我們作溝通,不是吃了一次鱉
就什麼都不理,這樣太沒有風範,也更容易惹民怨,可是市府腦袋不知道在想什麼
開個說明會有那麼難嗎?公僕本來就要為人民服務的?不是?
至於鄰居們說不要在這談了,那就別談了,讓這篇沉下去吧
我在講543 wrote:
我也尊重你的感受,如你所說,就只是彼此認知的問題
至於你說市府現階段不願溝通的問題,我前面已經有點出來,
在6月16日三峽空汙說明會現場紀實 的時候
對侯副市長來說,他當天來就是希望大家不要上街頭
結果貴聯盟還是這樣對待他,以他的觀點來看,或許你們也沒有尊重他吧
以至於後面這個殯葬議題,可能投鼠忌器市府上到下當然不願意再吃一次悶虧(恕刪)
我想關於你提6月16日侯友宜副市長來三峽舉辦說明會這個例子,我也在此做個說明,以免外界一直對於行動聯盟有所誤解。
關於6月16日的說明會,原本聯盟前幾天接獲通知,是侯友宜副市長要跟聯盟成員會面,為此聯盟還忙著準備相關資料,希望可以跟侯友宜進行討論。
後來不知為何,前一天市府忽然緊急通知,說要改為舉辦公開說明會,因此聯盟趕快緊急發布消息,鼓勵大家踴躍前往,畢竟這類公開說明會,如果大家不到場,只有小貓兩三隻,三峽大概會被市府一輩子瞧不起吧!
至於當天侯友宜副市長慘遭砲轟,老實說,砲轟他的人都不是聯盟成員,只是一般的居民,而且聯盟成員一直都很理性地發言,目的不是要針對他,而是希望他就「三峽瀝青廠」以外的空污問題也做說明,以及給一個具體的時間表,實際上,他如果可以給予具體承諾,並答應未來會就三峽周圍的空氣污染問題一併處理,那大家會走上街頭嗎?給他掌聲都來不及了。
實際上是侯友宜副市長錯判情勢,如果他維持原本跟行動聯盟的人的會談計畫,那他絕對不會遇到這種狀況,而開放式的說明會,會有居民表達不滿,這本來也是很正常的現象,不知道為什麼你會有侯友宜副市長不受尊重的感覺?現在並不是威權社會,作為副市長,該做的不是擺架子,不是要大家賣面子,而是應該傾聽民意,解決問題,但他當天的表現就是「我只來拆三峽瀝青廠,其他我不管」,這種刻意忽視居民其他訴求的作法,跟現在挨轟的朱立倫市長以及民政局有什麼兩樣呢?
如果說市府只怕吃悶虧,只怕挨罵,說真的這樣的市府也很難博取市民尊重吧... 不是嗎?
其實行動聯盟的作法一直很理性,遊行一直都是最後的手段,事前一定都會想辦法透過各種管道陳情,或要求政府與民眾溝通,但可能你不這麼認為吧!
很遺憾,市府不願溝通,不管理由為何,現在能做的,就是逼他們出來溝通,不然請教你,除了像大家說的放棄以外,我們還有什麼好方法呢?
我在講543 wrote:
我了解你說的,侯副本...(恕刪)
其實早在4月份大家送連署書時,市府若有誠意,5月就可以來開第一次說明會,不會拖到7月。
而當7月底的說明會,所有民意代表與居民、里長共同表達反對之意時,市府應該更清楚地知道民意走向,不管要溝通,還是要撤案,都應該早點規劃,而不是開始耍任性地跟居民打持久戰,一直逼到居民10月底走上街頭。
從7月底到10月底有整整3個月的時間,過程中不管是一般居民還是行動聯盟,都是很積極主動地希望跟民政局建立對話,包括申請「與民政局長有約」(後來遭否決)、一人一信寄出超過1,000封信(全部都是罐頭回應)、透過媒體抗議與揪出報告書錯誤(民政局冷處理,連篇新聞稿澄清都沒有)、到市府與承辦人及科長溝通(完全誤解三峽居民的訴求,證明連居民訴求都搞不清楚)、透過民意代表陳情、市議員過半數連署要求撤案(最後民政局敷衍回應),老實說真的是千方百計都試過了,最後不行才走上街頭。
結果... 大家也看到了,即使走上街頭,市府仍是不願出來面對民意,寧可躲在市府的象牙塔裡受盡千夫所指,但這真的是我們居民想要的嗎?走上凱道,根本不是我們當初希望看到的,但卻變成最後的手段,令人遺憾。
大家關心三峽殯葬特區的議題,感謝大家,但許多人確實對於三峽、土城居民飽受火葬場之苦,以及對於過程中居民一直極力與市府溝通卻遭漠視的無奈,真的都不了解,但只希望大家,在批評三峽、土城居民自私之前,可以先了解我們的訴求,引發戰火很容易,吵架很容易,但理性、和平透過民主程序表達訴求的精神是不容抹滅的,還是希望大家能多一分同理心,彼此相互尊重,感謝。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