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26

淡海新市鎮- 房事討論區 ( II )

leebinshin wrote:
因為北市反對砍掉分隔(恕刪)


平日通勤淡水會塞車是因為新市鎮人口增加造成的,
淡江大橋可分流新市鎮與部分舊淡水原本經關渡大橋往返八里、五股、新莊、板橋的車流,
淡北道路可分流舊淡水、紅樹林、新市鎮往返台北(不包含關渡、北投市區) 的車流,
而原本台2線還保留以下主要車流
1. 部分舊淡水、紅樹林、竹圍經關渡大橋往返八里、五股、新莊、板橋的車流
2. 大淡水往返關渡(華碩、和碩、和信、中華賓士)與中央北路(北投市區)的車流
3. 紅樹林、竹圍往返台北市的車流

新市鎮很多華碩、和碩員工置產,
也是造成大度路中央北路、大度路立德路口車多的原因之一
上班往台北車流一般只要過了立德路就勻速前進,所以淡北道路才要跨過立德路
下班往淡水方向在大度路橋與關渡大橋匝道都會塞車,因為車道縮減,
有淡北道路在立德路口前分流也能減少大度路橋與關渡大橋匝道處壅塞

淡北道路往台北會怕在大度路接承德路7段壅塞,這部分台北市以洲美新匝道解決,
未來要往士林、士林北投科學園區、內湖的車流不必一定要走承德路,
可以上洲美下匝道接福國路至承德路6段、芝山捷運站、中山北路6段,
台北市不是沒規劃等著塞車,淡北道路和洲美匝道都有助於加速士林北投科學園區發展

原本大度路立德路口車多,和碩華碩下班與costco車流塞車的問題,
近日立德路底已經打通往大業路527巷連接大業路,
所以下班時間立德路擁擠的狀況也能部分緩解
淡水這十幾年來人口從13萬多增加到了近19萬,近50%的增幅。
捷運淡水站、紅樹林站及竹圍站,每天出入超過4萬人次,佔總人口數的1/5強。
每天上、下班時間,開往板橋的947及開往故宮的957都是爆滿的狀況。
每年有超過700萬的觀光客到淡水,平均每天有2萬名以上的觀光客到淡水遊玩。
淡水目前與台北、新北的主要道路只有台2乙。

首先是依賴性,我認為從淡水到台北市上學、就業的民眾佔比是相當高的,光是大眾運輸的部份就佔了超過1/5的人口,若再加上開車通勤的,這數字只會更加的驚人。
所以淡海大橋通車之後也很難疏解這個部份的壓力,這裏還是要強調一下,我認為淡海大橋的功能是方便聯繫西部海岸線交通網,包含64號快速道路等,讓八里、五股、板橋等地能更方便進入淡水,同時縮短淡水到桃機的通勤時間,達到活絡觀光樞鈕的目的的。

所以要解決淡水到台北市的交通問題,第一種方式是拓寬現有道路,以容納足夠的車流;第二種方式就是新建一條道路進行分流。由於由淡水進入台北市的車輛遠比進入八里、五股的車輛來的多,所以這條新建道勢必是用來解決淡水進入台北市的問題的。
目前來看,第二種方式會比第一種方式要來的簡單,且土地取得及造價方面也要便宜一些。所以爭議的點也就是這近二十年來沒有達成的共識,就是要接到台北市的那個路段。
台北市尤其是北投市民認為若車流從北投下,勢必會影響到這個地方的交通,潛台詞更像是車塞在淡水就好了,不要塞在北投。
站在新北市府的角度會認為,只要跨過關渡大橋,就可以解決淡水段車道容量不足的問題,施工費用也較便宜。
但站在交通規劃的原則來看,我則更傾向於接到洲美快速道路,車輛可以經洲美下,轉北投,或者是利用洲美到台北市的其他地方,這樣無論是站在運輸效率的角度看,還是站在大環境的發展上看,都是最好的結果,但重點是造價肯定是不便宜的。

目前市府也提出了新的道路替代方案,我認為是可以解決眼下的一些問題的,然後把問題放到未來某一天,等到發生了再說,我覺得也只能妥協了吧,畢竟現在的大環境就是這個樣子了呢 。
pjjoe

淡水線的地面段一直到復興崗都是

2022-11-03 17:37
neil3453

淡北道路啟用後,原本的台2線要規畫公車專用道,對上班族幫助會很大

2023-02-04 20:02
有人知道淡江大橋的施工進度會在哪邊更新嗎? YT有空拍覺得讚,但是詳細進度不知道哪邊可以查詢?
硯學 wrote:
有人知道淡江大橋的施...(恕刪)


淡江大橋施工進度111年10月31日止 35.667
請參考這個臉書的資訊
淡江大橋施工進度
冬天了
其實我一直覺得冬天才是來淡水看房子的最佳時段,真實的感受一下這裏的溫度和溼度,才會有更客觀的想法,不至於到頭來後悔這個後悔那個的。
也是只有在冬天
才會真正意義上了解到大家分享的座向的問題,為什麼大多數人推靠西、西北、西南向,也會更注意到建築師在設計房子時的一些細節
也或許只有在冬天
走在雨天的濱海路上的蒼茫,看著水睢籃球場場上稀疏的打球聲,才會驚覺,原來冬天已經到了

我永遠記得那年冬天,為了刷家裏的油潻,一個人拎著睡袋,在空空的房子裏待了幾個晚上,每天早上被地板的冷叫起床的日子。頂著外頭微微飄著的小雨絲,吃個簡單的早餐之後再回來繼續奮鬥的精神。
還是那個冬天,因為女兒不想住校了,利用幾天把房子收捨一下,除掉房客留下的惱人的煙味之後,還來不及買些傢俱,她和表姐就窩在羊毛地毯上看電視的情景。
依然是那個冬天,家裏安頓好之後,整個家忽然覺得沒這麼冷了,然後沒過多久我忙著海外的工作,女兒也經常為了工作東奔西跑之後,整個家忽然變得安靜了起來。

現在因為疫情的關係,家人們聚少離多,平時只能透過些通訊軟體表達對彼此的關心,這一刻覺得,有妳們的地方那裏就有家
msds

實際上冬天因為人來客數少價格也會好談一些,大折扣是不可能,但是類似樓層與方位可以相對低價,這是經驗談

2022-12-03 20:48
別說什麼淡江橋淡北快可以解決塞車!
看看10年前與現在的雪隧…
要淡水聯外造橋鋪路可以!
但是請禁止繼續往三芝石門開發,避免增加人流車流…
否則永遠蓋不完
a998877

當然繼續往三芝石門金山萬里蓋下去啊!否則永遠塞不完

2022-12-06 14:03
這波冷氣團真的是挺刺激的,淡水的大家有沒有人要分享一下心得體悟XD
硯學 wrote:
這波冷氣團真的是挺刺...(恕刪)


北部都濕冷有差嗎?
在淡水住久了習慣了,沒什麼特別感覺...
在家暖氣開起來,空調有預約啟動功能,早上起床出房間客廳都已經暖了,
之後要裝個智慧遙控器,設定排程就自動開關家中電器
硯學 wrote:
這波冷氣團真的是挺刺激的,淡水的大家有沒有人要分享一下心得體悟XD


一個字...
尤其下班從市區騎車回淡水越騎越冷,搭配寒風細雨,真是凜冽的寒冷...
市區溫度就明顯沒有這麼深刻的冷,差個兩三度是一定有的...
個人是為了省電費,自己房間沒開暖氣,室內大約18度...陽台溫度計大約10度
不過這波到了後面水氣比較少,原本還期待在家可以像去年(2021.1.9)一樣看到大屯山頭會有白雪呢

亦凡老豆

我家淡水邁阿密社區九樓 室內關窗溫度18度 還好啦 因為是氣密窗 反而台北我父母家老房子 普通窗 室內關窗也還是冷 要穿厚外套 我住淡水穿件毛衣就好了

2022-12-19 18:02
0053 wrote:
一個字...尤其下班...(恕刪)


那是因為市區都是髒空氣,廢空氣,夾雜很多的二氧化碳,當然不冷。不然你可以去住台北市就好。那裡最暖和,空氣也最髒,不信你上陽明山往下看便知。世界上沒有什麼都好的地方。淡水我覺得已經很讚了。人若要求太多,欲望就填不滿,然後就永遠不滿足,不快樂。有失才有得。
  • 182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2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