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27

淡海新市鎮- 房事討論區 ( II )


淡海新市鎮都審通過案件配置套繪圖
marimoyu25

不知道他們建照申請得怎樣了

2021-08-21 21:45
marimoyu25

看來還是沒消息,都快10月了😂

2021-09-23 0:00
從人口移入統計數字來看, 疫情確實造成人口移動很大之影響.

2020年 12 月183278人,
2021年 1 月183488人, 增加 210 人
2021年 2 月183682人, 增加 194 人
2021年 3 月183959人, 增加 277 人
2021年 4 月184106人, 增加 147 人
2021年 5 月184240人, 增加 134 人
2021年 6 月184256人, 增加 16 人
2021年 7 月184450人, 增加 194人

今年 5 月疫情大爆發後, 人口移入幾乎凍結,
7月疫情趨緩, 又漸漸恢復移入了
房地產買賣應該也是這個趨勢, 僅供大家參考
退一步海闊天空

5-6月因疫情關係,所以沒有人跑去遷戶籍吧?

2021-08-20 13:43
淡水現在餘屋已經夠多,政府計畫在新市五路&崁頂二路郵局旁公有地蓋1500 戶社會住宅,年底將要招決標,各位怎看?

alvinyu0713

是這塊地沒錯,但是這塊地是一千戶,另外五百戶在家樂福旁

2021-08-22 13:17
alvinyu0713

而且新聞有看到,海洋都心第三期 1700戶轉資產 全部都要出租了

2021-08-22 13:31



另外五百戶的位置是這裡。


但是我比較不懂的是,這塊地本來是要更改為,產業專區,本來是打算要蓋商場,辦公室,托老,托幼,兒童遊樂場等等.......的複合式空間,本來說十二月就要招標了,突然就說要蓋社會住宅了,感覺不知道又要拖到甚麼時候了,變更淡海新市鎮特定區主要計畫 現在還在第二次公開展覽期間,報告裡面也沒有說要蓋社會住宅,營建署在幹嘛,我是真的看不懂,希望有高手幫忙解答。

請問淡海新市鎮目前到底有什麼規劃?
感覺都沒啥建設,或是有什麼品牌或商店要進駐的感覺,發展的好慢啊
a998877

新市鎮定位就是交通地域稍遠.房價可接受,是先天宿命,淡水名氣長久以來夠響亮,人潮總是不斷,建設也是持續進行,已經很不錯了,再說了,新市鎮每塊土地都蓋滿了,人進來,接下來就是擁擠之外,連呼吸都覺得喘.

2021-08-23 11:17
蘇蘇大白 wrote:
請問淡海新市鎮目前到底有什麼規劃?
感覺都沒啥建設,或是有什麼品牌或商店要進駐的感覺,發展的好慢啊


只能引進餐飲業跟量販業了...其他百貨品牌在淡水似乎不太行,站前名統倒過一次,最近的美麗新廣場又淒淒慘慘...
boyssea

要特地塞車進來逛街,有難度呀,中和環球還有台64加上多到爆炸的板橋+中和人口

2021-08-23 12:53
0053 wrote:
只能引進餐飲業跟量販(恕刪)


想買某個地方的房子,安居樂業或者長遠投資,要有想像未來、期待未來的胸襟,除非你/妳是想搶短利的次級投資客,那就另當別論。

至於站前名統這事,還真跟發展這兩字扯不上關係。一開始就是兩家建設公司為了賣房子而搞的戰略性案,本來就沒打算要好好深耕發展,房子賣的差不多了,就開始轉手出脫,一切都是只要製造印象給有意買房子的人,讓他們以為淡水要開始發展起來了。
alvinyu0713 wrote:
另外五百戶的位置是這(恕刪)


細讀「第二次細部計畫書」根本沒提到要蓋社會住宅,但奇怪的是8月25日的簡報power point 卻多了一頁7000M2社會住宅使用項目。重點是「第二次細部計畫書」是6月才做成還熱騰騰,8月的簡報就塞入社會住宅(所以肯定社會住宅是這兩個月才冒出來的),是忘了回頭更新細部計畫書? 還是另有原因? 這樣做行嗎?

alvinyu0713

終於有人看到了,感覺是整個細部計畫書,都得重改,每時段交通人口也會變得不一樣,這樣也要辦展覽會,本來想說淡水終於可以有個認真可以逛街的大商場了,昨天看到電信業者有淡水夜間停留人達到23萬人,應該撐得起

2021-08-26 13:06
alvinyu0713

淡金安居 剛好位於輕軌的轉角處,認真覺得這邊不適合,應該會很吵。難得這麼完整的一塊地,弄個社會住宅進來,不知道到最後會變得怎麼樣,會不會有好的廠商來投標

2021-08-26 13:09
BayanBan wrote:
細讀「第二次細部計畫書」根本沒提到要蓋社會住宅,但奇怪的是8月25日的簡報power point 卻多了一頁7000M2社會住宅使用項目。重點是「第二次細部計畫書」是6月才做成還熱騰騰,8月的簡報就塞入社會住宅(所以肯定社會住宅是這兩個月才冒出來的),是忘了回頭更新細部計畫書? 還是另有原因? 這樣做行嗎?(恕刪)


我倒是覺得不錯
應該讓產業也要負責員工的住宿問題

之前的台灣甚至現在的中國大陸工廠..
幾乎都有宿舍給員工居住..
日本也還保持一樣的系統制度
其他國家的法規有的是提供住屋津貼等等.

聽過老一輩的說法.
有些大公司甚至還提供員工購屋.買車貸款
這種公司應該是沒了吧..
變成公司不配車.要自己貸款買業務用車
請願取消林鄭家族的英國護照.https://reurl.cc/VaWZqQ
alvinyu0713

產業負責 ? 現在不是政府要蓋嗎?

2021-08-26 13:10
BayanBan wrote:
細讀「第二次細部計畫(恕刪)


地是政府的,規則政府訂的,莊家說了算!!
先計畫後補程序也是很正常的

不過先前第一次細部計畫的產專專用區使用本來就放寬了,印象有寫可以部分住宅...
  • 182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2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