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25

淡海新市鎮- 房事討論區 ( II )

新北市106年12月淡水區人口數169,597人
新北市107年12月淡水區人口數173,502人
新北市108年12月淡水區人口數178,610人
新北市109年07月淡水區人口數181,457人+390人
新北市109年08月淡水區人口數181,934人+477人
新北市109年09月淡水區人口數182,459人+525人
新北市109年10月淡水區人口數182,682人+223人
新北市109年11月淡水區人口數182,980人+298人
新北市109年12月淡水區人口數183,278人+298人
新北市110年01月淡水區人口數183,488人+210人
新北市110年02月淡水區人口數183,682人+194人

新北市110年03月淡水區人口數183,959人+277人
淡海新市鎮人口不斷增長,以過去5年來平均每年4500人來估算,再過 4 年,淡水總人口將突破 20 萬人,請新北市政府要超前部署,在交通,教育,文經,就業,投資等建設方面,如何面對人民的需要。
公開招標公告
公告日:110/04/01
機關名稱︰內政部營建署
標案名稱︰淡海新市鎮港平營區遷建後舊址公共工程
採購金額︰253,612,342元
截止投標︰110/05/04 09:00
開標時間︰110/05/04 10:00
押標金︰新台幣:1260萬元整
履約期限︰420日曆天
110年3月份
淡江大橋主橋段工程13.592%
淡江大橋第二標工程94.97%






逃命波!房地合一2.0「全台10大拋售區曝光」
2021年4月12日
房地合一2.0與實價登錄2.0,同樣將在7月上路,對預售屋衝擊最大。尤其房地合一2.0不僅將預售屋交易納入,閉鎖期也拉長,預售屋實價登錄部分,則是簽定買賣契約30日內必須申報。雙重夾擊之下,業界預料將有一波逃命潮,尤其是推案量大、點燈率低的重劃區為主。

老葉-YEH wrote:
淡海新市鎮人口不斷增長,以過去5年來平均每年4500人來估算,再過 4 年,淡水總人口將突破 20 萬人,請新北市政府要超前部署,在交通,教育,文經,就業,投資等建設方面,如何面對人民的需要


個人覺得淡水目前這樣的人數已經很夠了,再多就失去悠閒的感覺了,現在新市鎮中心人行道已經處處是人,公園因為遊憩設施少,周末小孩爆滿,加上外來觀光客,其實顯得擁擠。也由於地形限制,聯外道路也無法像市中心的網狀布置,是有瓶頸的,所以現有的十八萬人口其實已經很剛好了。其實淡水的開發定位本就應該結合古蹟園區屬於文化休閒低密度的走向,如果要像其他城市往高度工商業發展,其實已經失去本質,就像是全台灣複製的老街一樣。
0053 wrote:
個人覺得淡水目前這樣(恕刪)

先聲明,您的意見在下表達尊重,不過,照您高見,要通往陽明山國家公園,
1.陽明山的仰德大道不應該開發?
2.陽金公路也不應當開通?
3.平溪產業道路(明德樂園後左轉平溪產業道路上山),經「平等里」後可抵陽明山也不應該開發
4.東山路也不該開發?
3.行義路也不該開發?(由天母的「行義路」上行經「行義路溫泉區」,抵惇敘商工後續接「泉源路」往陽明山。)
6.陽投公路也不該開發?(由新北投捷運站前的「泉源路」,循指標直上陽明山。)
7.百拉卡公路也不該開通?(從淡水或三芝,循101縣道往北新莊,續行101甲縣道(百拉卡公路),可接陽金公路。)

淡水有歷史有文化有內涵有城市所少有的山景海景和河景甚至是比美台東太麻里車站、苗栗通宵落日大道,淡水也有,但是淡水的定位與本質根本不是您說的算,您住淡水嗎??? 路網現狀就是有問題有瓶頸沒錯,但不是淡水人的錯,是知道有問題卻遲遲不肯面對問題好好解決問題的民代;立委;市政府的錯,看到有問題卻不肯通力一起解決問題的卡關關鍵單位是誰?老天有眼,人在做,天在看
遠見的人會提出解決問題的高見
愚昧的人會不斷提出無法解決問題的愚見
聰明的人沒有高見則會暫時閉嘴且傾聽他人高見

(PS:再請教您一下,我從讀淡江大學到現在快20年都住淡水?您住淡水嗎??您對淡水了解多少??)
營建署輔導康舒科技公司擴廠,強化淡海新市鎮產業發展
新市鎮建設組發布日期:2021-04-14

內政部營建署指出,康舒科技公司為因應中美貿易戰和配合全球市場發展趨勢,響應「歡迎臺商回臺投資行動方案」,將斥資25億元擴建位於淡海新市鎮之淡水總部廠區,創造約1,500個就業機會;因此,該公司依都市計畫法第27條第1項第3款規定請經濟部工業局認定符合適應經濟發展需要,向內政部申請同意辦理變更淡海新市鎮特定區計畫,並由內政部營建署協助辦理都市計畫變更程序。

變更都市計畫已核定 可促進產業發展 增加在地就業機會

內政部營建署表示,因康舒科技公司位於淡海新市鎮後期發展區,尚待以區段徵收方式整體開發,為增加在地就業人口促進產業發展,該署積極輔導該公司辦理「變更淡海新市鎮特定區主要計畫(配合在地產業投資發展)案」及「擬定淡海新市鎮特定區細部計畫(配合在地產業投資發展)案」,於109年9月8日至109年10月8日辦理公開展覽作業,109年9月22日舉辦公開展覽說明會。變更內容為配合產業發展調整部分土地使用規劃並捐贈回饋應有負擔公共設施義務及自行擴廠建設開發。並經109年11月10日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第980次會議審議通過,為該署輔導淡海新市鎮在地產業永續發展示範案例;內政部營建署進一步表示,如淡海新市鎮在地產業有相關需求,歡迎比照本案整合一定規模以上之土地依法申請辦理,期望透過臺商回臺投資,進一步帶動淡海新市鎮產業發展盛況。

淡海新市鎮主要計畫第3次通盤檢討將優先檢討產業專用區

另內政部營建署表示,淡海新市鎮主要計畫已開始進行第3次通盤檢討規劃作業,將優先辦理淡海新市鎮產業專用區專案通盤檢討,研析淡海新市鎮後期發展區產業發展方向及策略,檢討評估既有工廠之永續營運或安置處理方式等,屆時該署將落實民眾參與辦理相關說明會,與當地居民共同打造淡海新市鎮成為「在地就學、在地就業、在地就養」之在地生活幸福城市。

發 言 人:陳繼鳴 副署長
聯絡電話:02-8771-2354
單位主管:蘇崇哲 組長
聯絡電話:02-8771-2711
發稿單位:新市鎮建設組






ferrby wrote:
PS:再請教您一下,我從讀淡江大學到現在快20年都住淡水?您住淡水嗎??您對淡水了解多少??)(恕刪)


很抱歉就是住淡水耶,雖然我天天兩小時花在通勤,但不是每個淡水人都要這麼積極開發的啊!! 民主社會請尊重他人,講話這麼衝幹嘛? 對政府的不滿請逕予之反應,我不是政府。

像最近在吵的淡北路,個人覺得是兩面刃,通了或許部分路段交通好一些,但相對景觀也差了些(竹圍、紅樹林的部分淡水人或許受到影響);而當初該做的台二線拓寬或是高架,以前不早做,現在要做也很難了,光是路旁民眾的財產權就很難平。

再說新市鎮二期開發,當初也是說新市鎮人太少,以後也沒發展,所以不引進重軌,為了省錢搞了個輕軌,你認為二期再搞個高度開發,這輕軌夠用嗎?淡金路三段之後不用再拓寬? 當然這也沒救了,政府的態度就是規劃了大餅卻不給未來...

再看看淡水將來聯外的淡江大橋,沙崙路也面臨拓寬問題,當初規劃時是雙向六線道,都市計畫也預留了,結果因為大橋浮浮沉沉暫時沒有六線道需求,一半空間暫時做了綠化,結果現在橋真的啟動了,反而遭到住抗,說會犧牲綠化空間,居民覺得緊迫,所以經過妥協後,變成取消路邊停車格,要規劃成無臨停空間的四線道,可想而知這段以後就變成新市鎮中山北路二段一樣的窘況,繼續往新市鎮走,過了新民隧道的沙崙路一段變成超寬廣的六線道,但是到了沙崙路二段因為輕軌護衛帶的關係,從原本雙向六線道變成四線道,其中兩道還是左轉專用道,以後61線貫通了,大批的遊客車輛從大橋進來要向北走轉接淡金路,先要等一下沙崙路二段口的十字路口,因為配合輕軌,所以紅綠燈時間很長很長,再繼續走到沙崙路二段後,變成直行跟右轉共用一線道(另一道是左轉專用),才能右轉往新市二路連接淡金路,這段路就變成了一個瓶頸了...
哈哈哈, 問得太好了, 人多絕對不是問題, 問題是政府如何治理 ?
何謂現在的人口數剛剛好 ? 把公共環境與交通治理好, 就是政府的責任.

2010年以來, 淡海新市鎮歷經朱立倫市長, 蔡葉偉區長, 到現在侯友宜市長, 已經打造出現代化的淡海新市鎮,
市容整齊, 乾淨,交通越來越便捷, 到處都綠化, 生活越來越便利, 輕軌捷運, 公車路線與班次多, 家樂福, 運動中心, 網球場, 便利商店, 美麗新廣場, 美食, 電影院, 麥當當, 高級咖啡廳, 全台灣第一所綠色新市國小, 還有正在興建的淡海國小 ,,,, 新市鎮交通的任督二脈淡江大橋2024年通車後, 串聯台北港直通 64 號快速道路, 再配合淡北道路通車, 以及政府招商引進文創園區,如果能在本區域成立類似溫布頓國際網球中心, 那更將為本區域帶進更多產業與人口,,,將為淡海新市鎮帶來更美好的生活, 歡迎喜歡美好生活環境的朋友都移居來這裡.
  • 182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2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