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長眼 wrote:
恩恩這個是重點..除(恕刪)
一般受薪階級買房就是取捨,
大台北通勤時間超過一小時的多的是,
從三峽、林口、桃園、淡水、八堵等遠距離通勤者都有,也有人一定要買台北市,即使小小的20坪也願意,因為通勤短,機能佳。
有些人愛室內空間大,街道開闊整齊,一周才採買一次。有些人天天上市場,重機能。青菜蘿蔔各有所好,沒什麼好吵的。
一味的推薦或勸退其實不必,但據事實分析是必須的。大台北的工作也不是非進台北市中心,新北近來工商業活絡也不比台北差。像淡海新市鎮就不少關渡的華碩和碩員工入住,因為即使塞車也半小時就到了,房價對工程師又有吸引力,新市鎮就變首選,光這2間公司在北投就超過1萬名員工了。至於遠在南港汐止的當然很少人來,因為有其他更合適的區域可選擇。
大橋未來改變的是到八里、機場的距離,對淡水觀光有幫助,對五股、板橋、中永和工作的有幫助。但對淡水發展工業產業倒沒太多幫助....淡水是自來水末端,這幾年多了幾個配水池才讓停水的影響降低,不然5年前淡水可是常停水的,這對工業發展是限制,且二期的產業地也不足以形成特定產業聚落,說對未來在地就業發展前景看好實在不好認同。所以我之前才說台北港特定區跟士林北投科技園區是淡水新市鎮人口就業的期待,因為距離都不遠。淡水終究是觀光、人文、自然景觀發展的住宅與商業區,也是因這好山好水大家才會說服自己多花時間通勤來住。聯絡交通仍是淡水未來發展的重點,所幸輕軌完工通車,藍海線一期也將通車,大橋逐漸浮起來中,淡北道路終於有進度,未來繼續期待大台北捷運路網的完善,淡水線班次更密集,尤其環狀線北環跟東環盡快興建,讓淡水到內湖、五股都能搭捷運1小時內到達! 現在只能說,柯文哲加油好嗎,進度真的很慢...
pendesmix wrote:
一般受薪階級買房就是(恕刪)
不好意思打臉一下!
去年因緣際會找全省北從宜蘭科學園區一路到高雄路竹南科,所有可租可買的(也透過大型工業土地及廠房租賃買賣)工業土地至少10公頃的工業土地(1公頃=100x100公尺,約是3000坪)+水(1萬噸/天)+電(161KV);
依淡水現有水及電,原先設計就是可以支援的;剩下的就是大塊的工業土地
pendesmix wrote:
竹圍有馬偕就是個無法避免的塞車節點,即使8:30前不能左轉民富街,但改在民生路排隊左轉或迴轉的車流變成另一個塞車點,總不能不讓人去醫院吧!
現在反倒新增台2線在往台北方向,從中央北路回堵到上關渡橋前,這邊一塞就多10分鐘了。以上2塞車點只能期待淡北道路舒解車流了
呵呵呵
之前有一次關渡橋頭的八里龍米路大樓施工
封了單向馬路.剩下另一向馬路做雙向通車
車流從關渡橋淡水端整個塞到淡金路上..
結果
我到八里上班整整塞了一個小時以上
現在關渡橋下橋端都拓寬馬路了.情況是稍微有點改善..
中正東路.民權路..這條唯一的道路
如果發生車禍事故.就是一定塞
請願取消林鄭家族的英國護照.https://reurl.cc/VaWZqQ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