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說法很有獨到見解。不過與小弟的情況剛好相反。我是為終身大事而準備找房,依目前自備及所貸的成數,加上目前看來的走勢,二十年之前很難易手,更不說有多餘的能量進行換房(除非愈換愈小或愈遠),這些就更不用說到時候若有小朋友,搬家什麼的很麻煩。對我來說,就是自住,沒有投資不投資。而這兩者,對我來說也沒有共存的空間。最多就是去算說到時候若要換房,能不能跌得比較少。wish1689 wrote:江翠萬....自住...(恕刪)
老實說,買房就是見仁見智!其實會有那麼多負評,那些網友,你們要說是酸民,還是出於好意,其實都行。但買房或許對很多人來說是,一輩子只有一次的事吧。竟然如此我也是很贊成,為何要去買一個:1.建商風評不好2.土地劃分商業或住宅?3.戶數之間隔間牆,天花板的厚度沒標示?4.廁所排水沒硬體展示樣品(現在預售幾乎都有)5.格局除了3房還可以,其他真的是?6.地點老實說,真的見人見智,沒有不好或好7.砂石證明,廢爐渣或。。。。。(太重要)。。。。。。。。。。。。。老實說,我有去現場看過,真的是(人山人海)我有仔細觀察,也並非他們請來的假客人。現場成交感覺10組成交1-2組,絕大部分我聽到都是:回去考慮。我等了30分鐘後被帶看,說實話:看完就(毫無興趣)原因已經打在:剛剛我上述的幾點。給各位想買房的人一些意見吧。太有疑慮的建案,為何要冒風險去碰。為了便宜?那未來問題如果一堆,就算一坪40萬,你們覺得值得嗎
樓上針對建物本案分析,蠻有道理但我對地點與開價頗有意見今日看到這篇https://tw.news.yahoo.com/房市亮點-新北房市-江翠-北側重劃區-房價下修-成-215007220--finance.html深感是業配文…長江路公寓2X,華廈4X(應是巨蛋高層河景或是吳鳳路口那棟)江翠北區還更偏僻,3X才合理,因為遲早被擋住,4X合理在第一排高層河景坦白說,問一下在地的,都知道長江路含以北,印象脫離不了鐵皮廠\修車\殯儀等店家街住宅密度並不高,更偏的江翠北,何以見得,能夠影響江翠捷運站附近的住宅房價難道只是看一下GOOGLE地圖,畫個圈圈,就能憑空連結!?
本樓有些年紀如我的網友,可以打聽看看鐵皮廠\修車\禮儀業…這些行業為何群落於長江路一帶,除了禮儀社是地緣關係以外(第一殯儀館)。早期該處是河床地,地是軟的,是不准蓋房子的。長江路是極限。是兩年前不明理由變更了地目才可以蓋了。這帶出另一個所以重劃區共同的安全問題。也是我所考量的因素之一。
ScarleTAKE wrote:本樓有些年紀如我的...(恕刪) 也對......也不對!土壤液化區是事實,新店溪,大漢溪,淡水河所謂水岸宅有少過嗎?並沒有!沿著河堤的高架/快速道路還不是一條接著一條蓋....客服土壤問題並不難,看建商是否有心罷了,例如都是大咖的x雄(左岸)跟日x生(浮州合宜宅)蓋出的品質........
wish1689 wrote:也對......也...(恕刪) 同意,這是看建商有沒有用心遠雄左岸算有如果沒有花3.5億蓋一座跨堤橋,並規劃賣場接駁巴士,機能馬上加20分,我想應該少人想買遠雄一向自豪建材品質,單價略高,加上3.5億成本轉嫁,就有人肯買單,成交實價4x-5x日勝生浮洲合宜住宅,就沒有就算1字頭,品質大有問題,仍爆退屋解約潮江翠北,首要解決是交通問題除非整天只通64/環快,不然要到文化路生活圈,只能通過1、最左邊的民生路(離江翠one最遠,十字口施工中,未來路線不明)2、中間小條的長江路311巷(應是最多人步行到捷運站的出口)3、最右邊華江一路,出來已是華江橋邊,會跟下橋的汽機車排隊等紅燈依小弟淺見,只能從長江路打通一條大的,才會舒緩吧
常常是越在地,越看不懂重劃區,甚至不能接受重劃區,但是既然稱為重劃區,就是具有開創性,改變原本地段屬性與價值,雖然經常計劃趕不上變化,但總是洗牌改寫、新生重劃,因此光用在地眼光看,有時會有盲點。個人覺得長江路沿線街廓市容不佳,江翠北側重劃區雖緊鄰,但可有替代動線,避免與長江路重疊,嚴格說來,我覺得完全是切割開的生活氛圍,不用把它和長江路劃上等號。而重劃區一向給人較大的抗性之一是生活機能,所幸江翠北側並不是像青埔、八德,那種得蓋個 shopping mall 或 outlet 、商場,才能補足生活機能的區域,食衣住行育樂不是大問題,因此我對這一區未來的宜居性還是頗看好,全新整齊街廓、鄰近舊市區,碰巧遇上房價盤整期間,若我有購屋計畫,且能力可及,應該會深入研究本區。而現在市場充斥總價控制下的二房產品,未來推案可能依然是二房產品為主,小坪數會非常多,多就要慢慢選,而且這種二房通常鎖定首購族群,看屋經驗不多,容易被樣品屋唬弄過去,建議找有室內規劃概念的朋友深入討論,把真實需求與實際空間詳細審視,預算真的有限,不妨也看看中古屋,以免未來一搬進去屋子就滿到爆炸。講到江翠X,據說因隔壁聯X搶客,而兩個建商的口碑與產品規劃一比較,讓江翠X成績不如預期(收單與簽約比例有落差)但看似爽到聯X,只是搭配著廣告發簡訊,竟然就這麼巧妙地收割,然而沒有簽約都不算數,因為重劃區接著可能還有甜頭...http://m.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property/20160722/913592/看起來是建商在打價格戰,但我倒認為這是建商總算開始認清事實,開始要蓋大家買得起的房子,意思也就是他們以前擺明要蓋大家買不起的房子,可惡吧!但這也不能只怪建商,誰叫那時市場資金那麼多,不搶對不起自己。酸民也不用鼓勵不買來報復,因為這樣根本報復不了什麼,而且值得買的地段或產品也不要錯過。若要報復建商的話,我認為建商最不喜歡的就是資訊透明,所以需要美美的接待中心,需要舌燦蓮花的代銷,需要各種包裝與故事,不要問土地買多少、營建成本多少、詳細施工細節、實際銷況...等等。越能把資訊攤開來,越能讓它們在良性的需求下競爭,這對買方絕對不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