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ann wrote:是萬寶隆沒錯,就是我們這棟,入住率應該還不錯,玉鼎應該還沒入住吧,每天都看到工人在一樓進進出出
如果沒看錯第一棟是萬...(恕刪)
juniormark wrote:
第二張是有超過50%的,低樓層之所以黑黑的是被樹枝擋住,
我還看過同一個角度整整左右兩側2~19樓客廳電燈全亮的
還笑說~這樣感覺起來真的是有點擁擠,不太像是前副總統應該有的格局
言歸正傳,一個重劃區,戶數超過25000戶,開發時間(92~101年)建案陸續完成
開發的時間、大樓新舊、入住時間、所在區位、坪數、住戶買價等等
你要等而視之也是有困難
所以你要拍(玉鼎、大北大)完全沒點燈也是有可能(也許根本才剛交屋,價格也不是上班族能負擔)
你要拍世界公園、上善、萬寶隆等交屋超過4年的建案、入手價格合理,其晚上9點燈率要少於50%也非常難
要看一個地區的常駐人口,最準的還是天然瓦斯的度數是不是每兩個月都有持續增加(但這外人看不到)
所以戶籍單位的人口數就是一個很好的參考指標(當然也不完全準,如臺北市或是金門這種開外掛的福利)
關於第二張照片 我跟J大的解讀不太一樣
低樓層 當然很有可能會被樹枝檔到
但~~總會透光吧!
更何況 只有兩三棵樹啊!! 樹與樹的中間也沒樹 也沒燈啊!!
所以合理的推論應該是 第二張的案子 高樓層視野比較好的有賣出去
但中低樓層就賣得很慢OR賣不太出去
我拍的案子 蓋好兩年多勒 兩年多耶!!
都賣兩年多了 點燈率還這麼低 不能代表三峽的買氣實際上這兩年不高嗎?
北大特區理 當然會有一些舊案子 入住率高的啊 這大家都同意
但那大多是一坪12萬時左右賣出去的啊!
很明顯可以推出一個事實 北大特區只要15萬以下
買氣會OK
但如果漲到20萬左右 就賣不太動了
畢竟 我再加一點 可以買台北的舊公寓(雙和 新店等等舊公寓平均一坪算30左右OR UP好了)
室內空間也不會小太多(沒公設)
我想~會買三峽的買家無異就是想以時間換空間比較多
但如果三峽的房價變成高到只能買的小小的 想買的人想買室內30~40坪還被說眼高手低
還被批評一堆小坪數的不買 要怪誰?
那我覺得北大特區 買氣不好也只是正常 遲早會跌的
ketsu019 wrote:
喔 不好意思 我忘了你們自認買房投資不是這波房價高漲的推手
這點是我誤會了 我該指責的是那些建商跟投資客才對 抱歉抱歉...
不過我也很好奇你們的投資策略為何??
現在租金投報率那麼低 房價可以算是歷史高點
但是卻寧可只租不賣 是預期將來房價會更高??
小弟我沒你那麼佛心 肯買房來便宜租人
要是我早趁現在賣一賣了 最近政府打房動作頻頻
未來是怎樣還很難說 知足常樂啊...
有人收集一堆超跑,也不是每台都要開
有人收集一堆酒,也不是每瓶都要喝
我自己收集田宮遙控車,最高記錄超過一百輛
都沒有組合,放在那邊看也爽
至於房子,喜歡,有能力就買
反正房子又不會跑
便宜租給人家還有一點錢可以收
何樂不為
投報率???並不是每個人都要算到那麼精
高興就好
走到哪,都可以跟人家說
耶~這棟是我的,....那棟是我的
感覺不是很棒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