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gasus007 wrote:
可能你生錯時代吧淡江(恕刪)
其實真正的原因是因為侯友宜沒那麼藍也沒那麼綠,因為這樣所以,淡江大橋開工典禮蔡英文跑來剪綵,當時都已經蓄勢待發的綠色衛兵們,突然發現自己的老闆娘也出現,就所有的動作伎倆都收起來了。因為這樣所以,以前說跨縣市的事是中央的事,不是我的事的柯P也配合政治風向轉變,突然主動跳出來說台北市樂見其成淡北快,必要時也願意出資。還有還有,當時一股腦兒配合反對淡北快的"環評們",突然也很知趣的說通過了,最好是才不到一年時間,當時朱立倫東調西調作法怎樣都討好不了這些"環評們"。當時的硬骨子卡關風範,突然都陽痿軟掉了,笑死人。
總之台灣很悲哀,什麼專業考量什麼居民權益都是政客手上的玩具,一旦風向球變,什麼不可以的都變成可以了。
但話說回來,我雖然很感嘆政治掩蓋所有的一切,但結果是通過了會蓋了,這是好事。畢竟蓋好後總是對"多數"的老百姓是好事。那些"當時少數"因為只顧某某自私利益的人我就現在也不太在意和擔心了,老實說在政治風向球的改變下,當初這些少數發聲莫名獲得支持的人,現在慢慢會發現怎麼當時支持他的聲音和團體怎麼都不見了,所以根本不用太在意這些人的反對了,現在應該只是變成狗吠火車了,這就是現實啊!
當我看到輕軌開始施工的時候,我知道有關淡水的基礎建設已經停不下來了
所以淡海大橋雖然歷經波折,但我相信他一定會在可預見的時間被啟動的
雖然淡北快一直被少數的環評團體挾持著,但終究還是抵擋不住大環境的改變
只能說才剛注意到新市鎮的朋友們,你們是幸運的,因為現在的新市鎮已經基本成型了,你們不用再去想像新市鎮會是什麼樣,而不像當初的我們一眼望去是一片荒煙漫草。
目前淡水面臨的現實問題其實是在面對日益增加的人口數,如何為境內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的問題,一派希望務實發展工業區,一派主張應該利用淡水優沃的天然資源和環境,發展以觀光為主的產業。但對我來說,我認為淡水應該結合八里、台北港等配合淡海大橋發展成包含觀光、娛樂為主的新市鎮,有點類似香港中環-尖沙咀-維多利亞港等所構成的經濟體,這才會是最符合淡水經濟利益的規劃-------雖然老實說我不喜歡這樣子的改變,我喜歡住家環境附近安靜、單純,離塵不離城的生活。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