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太貴不適合上班族平常午晚餐....那種高價店要等捷運和國賓開起來才有起色.
平日人少是沒錯,但若不是在園區旁會更慘.......
假日人比平日明顯多,上次假日臨時去餡老滿還沒大桌,得分桌坐,這次88節也先訂位怕沒位.
當然沒到很多的程度,因為目前交通條件太差,除了餐飲也沒有特殊吸引力(娛樂或購物)
這棟嚴格說來還離完全完整開幕還很遠.
個人把它當成持續一整年的試營運狀態.....
晶冠一樓二樓都還有1/3~1/2面積沒開店
(電梯南側小店鋪那整排目前圍起來,可能是零售或輕食,因為沒留油煙用管線)
非飲食類的,應該是要等國賓和捷運通車才啟用.
只有賣吃的先開,起碼有園區外食,至少吃的還有基本需求,再少也不至於完全沒人.
由於BOT案在完工後,營運商就得持續付權利金及地租給市府,
契約有規定每年基本最低額度,就算整棟空在那,也得付錢給市府.
40年BOT契約期就算你不開幕也是持續變短....時間到就政府收回.
所以就算人潮不夠多也會先開,大不了租金給店家較大優惠....
它算是先讓吃的開起來,有少許收入當作養這棟的基本費用.
親子電子遊樂場應該最近會開幕,機台已經就位....
重點是國賓! 有徵人,但還沒有時程,內部仍是工地貌,有影廳隔間而沒裝潢.
改天在打聽一下內線消息....
晶冠停車場之前亂收費被檢舉違反BOT契約,趕緊停收免費一陣子,
現在已開始正常收費,平日假日都是20元一小時,符合契約要求.
機捷通車後超越新板是不太可能,就別想了,
AU/創新一期還要5年.
雙捷運的知識產業園區的商用地開發起碼要5-10年,2018環狀線通車後都還開發不完.
知產園區明年做土地標售,然後後年剩餘土地可能做公辦招商,最快大後年才能招標.
再蓋個5年左右,知識產業園區要有大型成果也是2023年的事.....只會更慢不會更快.
上新莊跟過去的自己比就好, 別硬要去和更早開發的區域比.
從晶冠國賓-佳瑪二期-機捷-環狀西環-創新一期-AU商城-電影中心-知產商業區-環狀南北環....
建設要持續10多年以上才能全部完成.....不是1-2年就搞定.
這一帶和10年前差距很大了,再過10年會如何....
明年機場捷運通車,大概A3這邊商業規模也不會有很大變化,
因為就只有這棟,沒了,之後知產區商業用地開發不是短短幾年就能有成果.
後面那棟市場BOT用地明年招標,也得3-5年後才能開幕.
晶冠這BOT案一直持續到2051年,
只是讓有心長期投資的廠商提早卡位,把新五泰在地消費習慣慢慢養起來,
隨著機場線環狀線陸續通車,預辦登機啟用,知產商業地開發,A3/Y19因為交通而週圍繁榮起來時,
先卡位的廠商就佔成本優勢,因為早期打超長約,未來租金成本低....
晶冠不大,外地遠程遊客大概不會刻意到晶冠消費.
除了頤品...畢竟婚宴宴會必定是全台各地賓客都來.收到炸彈沒得選擇XD.
林口Outlet才是主打外地旅客的,未來AU商城規模夠大,可能也較吸引外地旅客.
晶冠的其他國賓/金色三麥/餐飲購物都稱不上是要吸引外地旅客的東西,
滿足週圍在地消費需求,類似林口昕境廣場或蘆洲徐匯廣場而已.
但不同的是,其他地區商業廣場多半會持續是該地段路段商場龍頭.
晶冠則只是提早卡位A3/Y19其中一塊地,車站週圍幾塊商二商業強度更高,面積更大,限商業使用.
"假設"雙捷運+預辦登機啟用能吸引更多投資,10~15年後晶冠恐怕連A3週邊前三大都不見的排得上,
而只是群聚雙捷車站週圍的大型商業設施之一.
雙捷車站週圍不擔心沒人投資,因為車站距離更遠的凱悅和創新一期商辦商場都有財團肯做了.
緊靠車站條件更好的C1,C2,C3商二地,我想遲早有財團要出手整合開發.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