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爽小雨g wrote:
其實上面幾位大大的分...(恕刪)
官僚文化不就是這個樣子?所以即便是熱心參與會議的您,也不好在那樣的場合下提出自己的看法,更何況許多像我這樣沒法親身參與的人呢 ??
其實我相信相關部門的人,一定會時常來流覽我們這個版的討論的,我們所提出的問題,大抵也都是在客觀且專業內的意見,而不是天馬行空的不著邊際的要求。但是他們是用怎麼樣的心態去看待這些意見和問題的,就從您所分享的會議及簡報內容就可以一窺究竟了。
長期與政府部門接觸下來,最大的感受就是官僚的心態嚴重,尤其是長期的外行領導內行,導致政務官員心有餘而力不足。
就遠的不說,就說說當選後長期消失的呂大立委,最近動作頻頻,看看她幹了些什麼!!!
先是主動要求政府單位出來解決新市一路的土地問題(結果最大地主是她們家,她老爸還說只要條件允許,就會同意把土地捐出來之類的話)
後面有大張旗鼓的去淡海大橋視察,視察的重點就是一張很大的合照,但對具體的工進有沒有幫助呢? 我想不但沒有,有待過工地的都知道,一點幫助也沒有。
更何況現在的官員心態多是揣度上意,虛應故事,任滿升遷。寧願花更多的時間陪著長官,也不願真正的了解人民的需求。
就好像路上開車的,在握住方向盤的那一刻,總是會忘記自己其實更多時候也是個路人一樣,然後開車不禮讓行人,橫衝直撞,亂鳴喇叭,制造紛爭。
就好像現在一堆法官,任由心證,有錢判生,沒錢判死,狀如恐龍,其心可議一樣。也都只有在自己面臨了同樣的問題的時候,才會知道其實大多數人的要求有多卑微。
您心裏所想,難道不是最基本的要求嗎 ?? 以一個施工階段規劃的例子來說,參與準備的官員就是完全沒站在同理心,去提前預判相關的問題,提出合理的規劃及解決/改善的方法。這樣子要怎麼去讓參加公聽會的人覺得得到尊重,去理解並針對問題來做討論呢 ?? 當然,也有一些人是想藉這類的場合來造勢,增加曝光度,達到某種政治的目的。但這些都是在預料之內的事,所以說到底,就是不用心,準備不周罷了。
希望碰巧看到我們這些升斗小民的苦口婆心的各有關部門的人員,能夠站在同理心,好好的為這個城市、這個國家的未來用心的規劃,攜手打造更棒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