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要分四期興建沒圍牆,保留舊的林蔭大道,保留學校原有的老樹,相信住三峽家長再不久會看到一個有特色規劃完善活潑的學校,比較板橋跟三峽的學生,三峽的學生比較活潑
上學通勤問題除了在小學階段外, 未來到高中也將面臨到相同之問題, 有時,在916/706公車上會見到遠赴板橋,台北中正紀念堂附近學校上課的學生早出晚歸,所花通勤時間不輸上班族.
目前在北大特區鄰近的高中(職)學校有:
三峽鎮:(公立)明德高中, (私立)辭修高中
樹林市:(公立)樹林高中, (私立)樹人家商
鶯歌鎮:(公立)鶯歌高職
北大特區內規劃有一所幼稚園(龍埔國小附設),兩所小學,兩所中學,一所大學,但獨缺高中.
如果在北大特區內也有一所高中的話, 新移民入住的家長們也就可能不用讓子女將時間浪費在通勤上了.
就必要性而言, 也許有人又會以"人口數"為基調來猜測推論政府政策面基於"公平性"不會再讓此區域內再增設高中,或是以誰叫你買那麼遠的房子應有所認識之類常識說法辯稱,
問題是,誰叫政府不採用讓建商降價求售之市場機制,反而慷慨採用納稅人幾千億元的優惠房貸去幫助建商有恃無恐取回營建成本及利潤, 從而房價漲漲漲很容易, 但跌跌跌有限, 所以有一大票人住不起市區,只能往外去找尋負擔得起的房子.
連憲法都會因不合時宜而有增修條文了,更何況是政府政策需要順區域發展情況而適時調整,且照顧人民之需求本來就是政府該有之責任,而且政府規定人民需繳納稅金(尤其是有薪資扣繳憑證者),總不能收了錢卻不辦事吧.
政府機關通常是被動的(少做少錯), 所以, 若是有實質需求且合理的話, 主動請主管機關適時調整施政策略並非不可能, 且有利於區域發展的話,應積極去爭取為宜, 僅管並非一蹴即成需反復請願.
就合適之地點而言,目前在龍埔國小旁邊的一大塊空地(大學路&國慶路&三樹路)使用區分是住宅區, 如果想增設高中的話,需經過縣政府城鄉局提報變更都市計劃,會簽教育主管機關,及內政部通過之後才能定案(時程最快兩年).
如何變更都市計劃呢?
按都市計畫定期通盤檢討實施辦法(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070004)
第 2 條 都市計畫發布實施後,每五年至少通盤檢討一次,視實際情形分期分區就都市計畫法 (以下簡稱本法) 第十五條或第二十二條所規定之事項全部或部分辦理。但都市計畫發布實施已屆滿計畫年限或二十五年者,應予全面通盤檢討。
臺北大學社區特定區都市計劃(http://urbanbook.planning.tpc.gov.tw/TPC%5Furbanbook/)最近公告一次通盤檢討(第一次)通過時間是民國87年6月, 時至今日已過11載餘.
所以,若想在以上之地增建高中的話, 需結合各社區之民意要求縣政府依法召開通盤檢討,變更為學校用地之後,才有可能去要求教育部設立高中.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