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26

淡海新市鎮- 房事討論區 ( II )

嘴砲自立被包養 wrote:
0936010大說...(恕刪)


全部就業機會都在台北港??

那還不是一樣全部塞在新蓋的淡江大橋..

淡水目前最多的就業職業..
房仲.保全.店員..
請願取消林鄭家族的英國護照.https://reurl.cc/VaWZqQ
不長眼 wrote:
全部就業機會都在台北...(恕刪)

不長眼大
別這麼誇張啦
如果台北港短時間可以達到你說的程度
讓淡江大橋一通車就塞爆
那真的該大肆慶祝
代表中正東路大順暢沒人走
但事實上不太可能
初期通勤台北市中心工作還是多數
而台北港的發展可以逐漸轉移經濟軸線
改善全部往台北市塞的交通
很久很久以後淡江大橋開始壅塞
再來討論怎樣分流吧……
嘴砲自立被包養 wrote:
不長眼大別這麼誇張...(恕刪)



以本人經驗
新加坡很少私家車.進出工業區幾乎都是有交通車.
台北港才幾個入口..
塞車不是道路不夠用
而是無法消化..全部的車都塞在台北港入口.

就像現在一樣
淡水到新莊五股泰山.直接塞在關渡橋上.連鎖反應
淡水這邊可以塞到過紅樹林的淡金路.老街那邊就更不用說了.

關渡橋把下八里.泰山的閘道拓寬.
還是塞在成泰路上
但是那邊至少有別條路可以走

淡水對外就只有民權路一條而已
就算把小坪頂的山路算進去.稻香路也還是會塞車
請願取消林鄭家族的英國護照.https://reurl.cc/VaWZqQ
不長眼 wrote:
以本人經驗新加坡很少...(恕刪)

感謝不長眼大提出問題
台北港的入出口好幾個

1.台61線從南部匯入和輸出

2.台2線+淡江大橋從北匯入和輸出(趕工中)

3.台64線從五股國1、新莊台65線、新店國3、宜蘭國5匯入和輸出

4.台北港的中華路+淡水左岸的龍米路匯入和輸出

5.林口新市鎮的105縣道匯入和輸出(應拓寬,未來還能分流林口國1交流道通勤車流)

粗估有5個出入口
因此把北海岸的車流帶到台北港消化
比淡北道路帶到關渡宮消化好很多
事實上這也是淡北環評不過原因之一



我們自用車多的問題
的確應該慢慢限制並發展大眾交通來解決。
這也是淡北道路環評不過的原因之一

另外發展台北港是為了與台北形成雙中心
通勤不再是單向,而是雙向都有
有來有往長久穩健
淡水居民也能解決影響交通的根本問題
新市鎮得以發展
更擴大在地工作機會
良性循環
你說的,有一部份是台灣的汽車氾濫,另一部份是大家都往北部塞,塞到淡水,淡水人口暴增到17萬人,一定會很塞,加上政府永遠是先蓋房才蓋路,當然會永遠都跟不上人口的增加
不長眼 wrot
以本人經驗新加坡很...(恕刪)

嘴砲自立被包養 wrote:
感謝不長眼大提出問...(恕刪)


我對淡北快的環評是很有信心的,過不過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倒是對環評委員一次又一次的修正我對專業的下限,感到不可思議
這次的意見竟然是拉著別人的手腳,想要教人如何地方發展了

淡水目前的產業結構就擺在那
大部份的人每天都要通勤進出台北、新北
看一下捷運竹圍、紅樹林、淡水這三站,平均每天進站的人數約在5-6萬人,出站人數也在5-6萬人
搭捷運的人口數佔了目前人口數的近1/3,更無論是平日騎、開車通勤的人口數
這意謂著至少短、中期,淡水的產業是沒法滿足自給的需求的
另外
要滿足產業的自給自足,就不得不說要發展什麼產業
是工業、觀光還是商業 ????????????????????
無論是那一項,後面都需要有便捷的交通做為後盾,這可不是只是喊喊口號那麼簡單

以上還只是針對一個人口數超過17萬,卻只能靠一條路進出的城市而言

在往下深究
淡水每個月有超過30萬的觀光客進來,有搭捷運的自由行,有搭遊覽車的旅遊團
尖峰時刻中正東路上的車流每小時超過2000輛以上,有來去淡水、東北角和上陽明山的

所以可以看到,淡水的交通,不光只是為了服務在地的居民,而是有很清楚的顯性外在需求在那

所以今天只是單純就運輸管理及城市開發的角度來看,就可以知道淡水對外的運輸量的不足

這不禁讓我想起一個故事
莊子有一天在路上碰到一條快死的魚,魚求莊子把他放到魚缸裏避免被太陽晒死
莊子回魚說,待我去求見了王上,引了東海的水來救你啊
魚憤憤的說,我今天只是要一小斛的水就可以活命,等你那年那月引東海的水過來,我都已經變成魚乾了








issacwu0924 wrote:
我對淡北快的環評是很...(恕刪)

issacwu0924大大請息怒
關於淡北道路
我們來聊聊它可否解淡水交通燃眉之急……

淡北道路目前只在環評階段(可能還在規劃階段)
(通過環評可能還需細部設計階段)
環評過後還有招標(流標)階段
再來是交通惡夢開始的開工階段
最後完工通車
未來如有幸順利在淡江大橋通車前就開工
那惡夢的塞車……
若剛好這時幸運用光
淡江大橋延後通車
光想就……(夢不下去)

上面風險不無可能
小弟認為必須迴避這狀況產生
因此淡北道路務必等淡江大橋通車後才開始施工

所以想盡早解決淡水交通的方案
是政府應全力挹注資源讓淡江大橋提早完工
原定6年通車,假設全力興建3年通車
那才是真的解燃眉之急
有淡江大橋分流後
再好好評估淡北道路設計
作最好的規劃再動工
才不會因為怕塞車而影響施工品質

以上是小弟的淺見供參考。
環保署今(5)日進行淡北道環評案第三次專案小組會議,除地方立委呂孫綾出席發言力挺外,也有多位淡水當地居民與會,表達渴望淡北道路能盡快通車,紓解淡水壅塞的交通狀況。

多位環評委員(李克聰、劉希平、劉小如)仍認為,開路短期可能會紓解交通,卻可能引來更多車流量
所以評估........有意見.....評估.....有意見.....還是有意見.....非常有意見


淡北道路最後的閉門討論階段時,有環評委員認為,新北市府已盡可能提出完整的說明與規劃,大部分疑慮都已經釐清。「不可能所有的問題都可以一清二楚,我們必須判斷要審查到哪裡?」此案已審非常多年,環評機制本來就只有這樣的能力,只能做能力範圍能做的事情,希望剩餘不足的可以送交到大會補充說明。

雖然本屆環評委員任期即將屆滿,審不完就得交由新任環委接續審查,多數環委仍堅持新北市府須就交通疑慮提出更完整的評估。



我記得前年阻擋最凶的是綠黨,一直說夕陽會被擋住,難到讓車塞在路上很環保,神邏輯,一堆人搶快要趕時間製造多少車禍
mummypipi wrote:
環保署今(5)日進...(恕刪)
水管公園海堤建設,答覆如下:

敬愛的市民您好: 感謝您來信對市政問題提出寶貴的意見,本處說明如下: 海堤平台屬內政部營建署維管範圍,您的建議本處將轉知內政部營建署知悉。 非常感謝您對於淡海新市鎮海堤之關心,希望我們的答復能讓您滿意。
  • 182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2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