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WT2013 wrote:
當在父執輩的時代,...(恕刪)
HWT2013 wrote:
當在父執輩的時代,認為西區的西門町才是寶,東區的信義計畫區是給無力負擔蛋黃區買的。二十年前大家認為大安區、信義區才是寶,中山區的大直重劃區是給無力負擔蛋黃區買的。朋友的父親因預算無能力成為張忠謀、李遠哲的鄰居,最後出手買了附近總價700萬四十幾坪含平面車位的基河2期國宅,十多年來擁有與第一排豪宅同樣的河岸景色,直到宜華飯店興建才被擋住,在100年價格不錯時,獲利近2千萬出場。重劃區給人的相像空間無限,優缺點參半,選對了,資產數倍增長,相對地,不做功課,不好好研究交通建設、城市發展,靠直覺選擇重劃區,那就是賭博行為,增值與否一切聽天由命。
另外正常的重劃區都會經歷三個時期,長草、長房子、長生活機能。
誰說住重劃區的人,有能力只會往市區搬,發展好的重劃區,長草期建商拿區域內較差的地先推案,綠地公園角地通常後期才會蓋,大家隨著年齡增長,有些人收入經濟也會好一些,如果已習慣,應該有些人會在同一區域換屋,小弟我就是在同一個重劃區經過十年後換屋的,從普通建商蓋的大樓換到一流知名的建商,坪數也大一倍,只因個人財力許可、家庭成員增加需求、喜歡也認同重劃區發展等考量因素。目前重劃區正在不斷長房子,未來生活機能健全,變成知名住宅區域時,房子也舊了,就可選擇是否逢高獲利出場。
好文,
五分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