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36010 wrote:商場其實也要看道路...(恕刪) 真的,不知在搞什鬼...只希望淡江大橋快蓋好,淡北道路趕快蓋,對外交通不解決,人是進不來的,淡水是不錯,只是交通令人搖頭,要去台北市就捷運跟旁邊那條路,好吧,硬要算的話,上陽明山也可以到台北市每次颱風來就只能祈禱風雨不要太大,不然捷運可能停駛,紅樹林站到竹圍站中間那段(中正東路)也可能會淹水,一淹,車子根本過不去另外,淡海美麗華商場幾乎都吃的,沒什好逛,挺失望的...之前看完電影,原本打算去隔壁棟手搖飲買個喝的坐一下再走,天啊,看到價格立馬閃人,回去買COCO...
藍海線藍海線起自台2乙線中山路與淡水老街中正路的分隔島,分別循兩路以單股方式建置,並於中正路與文化路交會處併為雙股,一路沿台2乙線西行至觀海路右轉淡海路跨公司田溪,續沿濱海路到濱海沙崙路口,與綠山線銜接共軌。藍海線中的V26漁人碼頭站、V27沙崙站、V28台北海洋科技大學列入第一階段施工。八里線(尚在規劃階段)八里線規畫以藍海線淡水漁人碼頭站為起點,自淡水端進入淡江大橋與其共構,再透過八里端銜接至博物館路延伸為八里線。三芝線(尚在規劃階段)三芝線規畫以綠山線沙崙路及新市六路路口為起點布設,往北延伸至淡海新市鎮第2期,路線建置於計畫道路為主。未來若確定興建三芝線,將於路線末端設置駐車廠以調度車輛。
淡海新市鎮目前產專區尚遙遙遲緩受阻機場捷運A7產專區達45公頃A7重劃區是少數先有捷運、再規劃住宅的重劃區。中華郵政副總經理兼郵政物流園區總管理處籌備處處長李甘祥:宣佈機捷A7中華郵政打造複合式營運中心桃園市政府地政局地 址 :桃園市桃園區縣府路1號5樓承辦人:黃書瑾桃園機場捷運A7站地區區段徵收開發案目前進度 本開發案都市計畫主要計畫已於100年11月1日經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第767次會議審議通過,需用土地人雖為內政部,惟相關區段徵收業務(土地及地上物公告、複估公告、地上物拆遷、安置及抵價地抽籤及配地作業、點交等),係由本府地政局配合辦理,本案已於104年9月辦理抵價地抽籤作業,104年9月至12月間辦理3次抵價地配地作業後,已於105年2月完成全部抵價地所有權登記作業,並通知地主申請領取土地所有權狀在案。另本案公共工程第1至4標已驗收完畢,並移交接管予本府各相關局處。
我覺得高雄輕軌的規劃比淡海輕軌的規劃要困難的多,原因在於淡海輕軌的一期工程本來就是做為輕量運輸的用途,取代路上的巴士,疏緩車流用的。雖然目前還沒有得到搭乘人數的統計表,但以日常的搭乘心得(尖峰和離峰時間),及假日人潮來看,平日每天的搭乘人數應該已能維持在8000-10000人次,而假日的人潮預估可以達到15000人次以上。而這還是在目前仍維持15分鐘一班發車的情況,所以待乘車習慣及需求被培養起來及捷運紅樹林站與輕軌站的天橋開通之後,使用的人數應該還會在進一步的向上提昇。對比起高雄捷運而言,因為一開始想先以觀光路線為主,但因為後天的因素,導致除了假日人數能上到15000人之外,平日多在4-6000人左右徘徊,這樣的結果當然就容昜被人垢病了。說高雄輕軌規劃的困難,主要的看法是使用目的的不明確。因為高雄的用路習慣長久以來就沒有培養出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的習慣,所以我們可以看已完成的紅線和橘線,日均總人數約在20萬人左右,其中紅線約15萬人,橘線約5萬人。對比起高雄的人口數,這比例是相當的小的。當然這也和延路的人口密集度有關係。所以若純粹要規劃高乘載運輸,來增加捷運網絡及便利性,則就不好採用輕軌,若要做為觀光路線,則或許該擇選更好的路段,同時能增加輕軌與即有捷運線間的互動。但以目前來看,即有的路線似乎都沒有兼顧到。而之前所聽到的聲音是當地居民多持反對的立場,主要在於目前的路線相當程度的影響到日常的生活,民眾沒有得到交通建設帶來的便利,反而先嚐到苦果。所以當要延伸新線,又要進入路小人稠的地段時,也難怪反對的聲音會這麼的大了。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我們很難說在很久之後的將來,當這些反對的民眾開始從輕軌建設帶來好處之後,會如何面對現有的堅持。因為事實上至少在中、短期內,民眾是看不到好果子的。這和當年忠孝東路長達7-8年以上的交通黑暗期,黃大洲市長被罵的有多慘,總有許多相似的地方,而結果是如今忠孝東路的交通問題改善了,北捷也成為了全世界捷運管理都爭相來取經的地方。我想這就是在於當政者,有沒有勇氣去認真做對的事,許給市民一個好的未來。高雄的輕軌就是這樣在為建設而建設的情況,執政者又沒有勇氣去面對短時間可能對百姓造成的不便,而放棄了市政的長遠未來。這其中當然還包括了3000億的負債了。高雄的城市天際線是美的,但是大部份人的感覺則是虛有其表,有很大的原因就在於此。我想在可預見的將來,南北輕軌會一直被拿來用放大鏡檢驗成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