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

林口生活機能好不好?一張簡單數據表讓你秒懂

中原一點紅 wrote:
=地理=
林口:面積54平方公里、人口10萬
三重:面積16平方公里、人口39萬
=學校=
林口:高中*2、國中小*12
三重:高中*8、國中小*14
=交通=
林口:國一
三重:國一、台64、台一、新北環快
=捷運=
林口:機捷A8站
三重:機捷三重站;新莊線台北橋、菜寮、三重、先嗇宮;蘆洲線三重國小、三和國中。未來北環線(計畫)
=醫療=
林口:無
三重:市立聯合醫院三重院區(區域教學醫院)
=其他=
Ubike、超商、3C、星巴克、85度、麥當勞、肯德基、家樂福、愛買....應該不需要再比下去了吧!(恕刪)



葛哥,不是說不要把桃園龜山算到新北林口區嗎?
您又來了,怎麼把桃園龜山A8算到新北林口呢 ?林口是機捷A9!
要多細的資料我都可以整理給您


=學校=
林口:高中*2、國中小*12、大專*2、外僑學校*2、私立貴族學校*1
三重:高中*8、國中小*14、大專*0、外僑學校*0、私立貴族學校*0

=一輪影城=
林口:*2
三重:*1

=購物中心=
林口:*2
三重:*0

=百貨=
林口:*1
三重:*0

=幫派=
林口:*0
三重:*2 ; 三張、六張

=宮廟=
林口:*1(竹林山觀音寺)
三重:*N(很難數) ;











i.BD wrote:給你良心建議,林口10萬:三重40萬
還原人均比值,X4....餘下自己換算
...(恕刪)
拿Ubike來說:「走路十分鐘內有九個選擇」與「開車十分鐘內一個選擇」;或是便利商店「走路三分鐘有全家、萊爾富、小七」與「走路十分鐘只有一家OK」....餘下的請自己做比較吧!

中原一點紅 wrote:
拿Ubike來說:「...(恕刪)

區域均衡設站點,分散使用才重要;若過於集中一地設站點,部分地區反而沒有,你覺這樣失衡發展好嗎?
再說便利商店?(我既收集統計PO出了,這功課,恐怕你還沒我做深入吧!三重我沒想比,所以也不用幫你做統計,喜歡的話你自行統計PO)
看看林口分散設點,各區處的住戶均享,還可以一站30分,再換站點,不管使用、歸還反而相當便利!


i.BD wrote: 區域均衡設站點,分散使用才重要;若過於集中一地設站點,部分地區反而沒有,你覺這樣發展好嗎?
問題就是,拿Ubike來說:三重這麼小的面積,要設置這麼多點,從圖面上看來就是密密麻麻都很平均耶!

i.BD wrote:
統計你該會吧?40...(恕刪)


不知道住在林口的人~
也許是住在林口的這邊~或是林口的那邊~還是住在林口的哪邊都可以~
如果想從家裡到有Ubike的地方~
大概需要花多少時間呢?
當然開車去的話~相信應該是不用花太多時間的~
樓主的圖表盲點特多

光便利商店:
林口68店 vs 板橋292店
然後神比值還原後數字高就代表生活機能好???

林口54.15平方公里68家 板橋23.14平方公里292家
林口每平方公里只有1.25家 板橋就有12.61家
板橋的便利商店的平均密度是林口的10倍以上
而且林口每1470人就要養一家店 而板橋是1712人 林口的便利商店明顯比較難經營

同樣速食店也是
林口每平方公里只有0.18家速食店 板橋有2.67家
板橋的速食店密度更是林口的14.8倍

大型百貨
板橋的土地面積只有林口的42% 但大型百貨數量是林口的五倍
所以板橋的大型百貨的密度將近是林口的12倍

樓主的問題在於
生活機能方不方便是不是看多少人共用一個XX啊
現階段林口人口數低 怎麼算都一定是很少人就能分到一個公園或學校
不能完全跟生活機能畫上等號啊
距離 密度 跟選擇的多樣性都忽略掉
你的神還原比值法到底是誰教你的啊


atoneviolin wrote:
樓主的圖表盲點特多光...(恕刪)

這樣回文前面已有人回了
你覺政府、商人在設站、點會依面積來評估嗎?還是人均流?

依面積論成立,那玉山上可能會有幾家便利商店 XD

KevinChen226 wrote:貌似您小孩從三重一大早坐車去唸新店康橋秀岡,不好意思我小孩不用那麼早起去唸康橋,因為林口就有康橋了 !...(恕刪)
你還是沒搞清楚一件事情...
如果你的小孩考上北一女,請問你會讓她去唸康橋嗎?管它是秀崗還是林口校區 問題是我家開車的北一女的距離剛好差不多是你家開車到康橋林口的距離耶 
三重真的沒什麼資源,因為三重自始至終都是台北市的衛星城市;我們開車四公里到北一女、五公里到建中、七公里到北科大、十公里到台大;其他醫療、購物等需求,都是開車10-15分鐘內可以取得;我們就是依附台北市而生存,而台北市也不介意與我們共享資源 
我也沒說過林口不能把長庚算在自己的生活圈,只是如果要這樣就算,就應該「公平對待各區」製作新的圖表,而不是只有林口可以將龜山長庚列入,其他各區卻只能用行政區內才能列入來做比較  
大家一起用走路十分鐘、自行車十分鐘、開車十分鐘,來做生活圈的比較,這樣也比較公平。不是嗎?

最後平心而論,康橋說實話也算不上是好學校,除了學費特別貴,功課方面只是普普啦!我送小孩去唸的兩個原因:學生素質以及外語兼顧中文。等到中文有一定基礎,九年級就讓我女兒轉學至國際學校。現在我反而更希望兩個尚未就學的小孩可以考慮復興或是薇閣,因為以前只有康橋是雙語,沒有選擇;現在這兩間也有雙語,而且功課要求也較高。如果你沒打算讓小孩在台升學,這兩間新選擇給你參考!

i.BD wrote:
依面積論成立,那玉山上可能會有幾家便利商店 XD(恕刪)


依您的算法
住在深山中的人可能不到500人就能有一家便利商店
不到1000人就能分得一間中小學
於是我就說深山裡的生活機能優於林口

這完全按照您的邏輯
反正越少人能分到某一個東西越好
數量 距離 選擇性 密度都毫無影響

林口純粹只是人少而已
不代表生活機能方便

atoneviolin wrote:
依您的算法住在深山中...(恕刪)

辛苦點吧!
弄張數據表來對照看看,說文解字,一點意義都沒!
  • 2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