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林口有趣的現象----愛的很愛,討厭的討厭.....

新市鎮(ex,淡海新市鎮),重劃區(ex.大直重劃區),計畫區(ex.信義計畫區),特區(ex.新板特區),都市計畫區(ex.八德擴大都市計畫區)...名詞不同,本意上是差不多,都是透過土地重新劃定區分的都市開發方式之一

(1)最大面積是"林口特定區"18480公頃(約桃園區+中壢區+平鎮區+八德區大) 連結

(2)林口特定區之下又區分出比較小區塊的"林口新市鎮"1620公頃(約三重區大)

(3)林口新市鎮之下又區分出比較小區塊的"市地重劃區" ex.林口新市鎮第三期 ( 三、四區 ) 市地重劃區499公頃(比永和區略小一點) 連結 這一個就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國道一號-文化一路-中華路-文化北路"這區塊加上周邊南勢/麗園地區的泛林口市區

fukoff wrote:
其實說穿了不就是這...(恕刪)

這事否可以合理推測你是1.整天想等林口五萬、信義區10萬的耐心英雄?
2.天天逛"好類",然後不管他如何放光放亮,也照不到你身上的族群?
3.網路怨民、酸民?
愛是沒有 討厭也不至於,真要說的話是討厭某些愛嘴砲又不服輸的林口人
簡單來說未來少子化,

不看好郊區地太大的區域,林口可以蓋的地方還是太多太多太多,不用急著現在買,

供給需求的問題,不是有那麼多人都是開車到內湖科學園區上班,

需求是多元的,

相較於林口,

土城重劃區快好了,

板南線上、土城醫院,

感覺也不輸林口,

因為如果是市中心,商業高級白領非科技業,應該是坐捷運,板南線就是首選。

板南線可以到是中心任何一個點,需求的多元性較高,

新店也有重劃區,在中央新村上面,有環狀線經過,

這些重劃區都不輸林口,而且離市中心更近更方便,舊市區發展也早已成熟,相對方便宜居。

林口特定區公共用地佔11.7%,農業區佔7.6%,保護區佔68.2%,工業區佔6.5%,住宅及商業用地僅佔3.5%,"林口可以蓋的地方太多太多"是一種誤解,實際上林口特定區(18480公頃)大部分土地都不是規劃住宅商業用途(如圖)


新店中央新村北側重劃區:
1.面積39公頃,建築用地22公頃,公共用地17公頃
2.新店線小碧潭站或環狀線十四張站沒有在重劃區內,而是在重劃區的南北側(如圖)
3.房價相對貴(附近中央新村開價6字頭)


土城暫緩發展區重劃區:
1.面積45公頃,建築用地29公頃,公共用地16公頃
2.板南線土城站沒有在重劃區內,而是在重劃區南側
3.房價相對貴(開價4~5字頭)
4.重劃區太過於零碎(如圖)

這裡的意見不管是褒與貶都各有解讀, 但林口有亮點才會吸引大家留言是不爭的事實!
愛自己的家鄉是很正常的

可是討厭不是你的家鄉的情況

倒是讓人不好理解

不知道是哪裡得罪了


boulogne wrote:
愛自己的家鄉是很正常...不知道是哪裡得罪了...(恕刪)


沒有誰得罪誰,惟一不正常的是這些人在房價低的時候沒進場,現在只好在網上哭喊叫罵,看看有沒有機會把房價哭下來。這些人當年都聽信了張金鳥的話,房價要跌五成才準備進場,沒想到房價三兩下就漲了五成,你想想看,他怎麼不哭不鬧?更氣人的是張金鳥一路唱衰一路買,前後買了四五棟,這些人除了上網幹譙還能幹嘛?
我住在頭前重劃區,坐920去林口歐德談裝修時看到林口大樓林立整齊,可惜工作不在這,自已又不會開車,不然覺得是個很好定居的地方,上次帶爸媽去三井,假日人山人海很熱鬧,不過都要排隊很久才能結帳。
大家選擇房子應該都是以工作及交通時間為主要考量吧,不一定要所有的好東西都在我家旁邊,區域間也可以互補,新莊與林口間應該是好鄰居的關係。

boulogne wrote:
愛自己的家鄉是很正常...倒是讓人不好理解(恕刪)


其實房價上漲是大台北到處都漲,林口並沒有漲得特別兇,為什麼會特別讓那些鳥迷(張金鳥)們嫉恨,確實令人不解。
我猜就是因為林口當年最不起眼,房價最低,最讓鳥迷們注意,所以一漲起來也最讓人眼紅吧。
仔細去比較,林口房價漲幅其實是比較低的,鳥迷們應該要去注意這一點。
目前林口房子2字頭還一大堆,跟土城五股都還差一截,不就是因為林口太冷太濕,又會起霧又會塞車? 人家林口人都不以為意,鳥迷們哭什麼呢?
這樣吧,林口建商來個跳樓大拍賣,買一送一再打三折,鳥迷們也許就不哭了。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