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上面網友的邏輯,統一集團花費七億在土城暫緩區插旗而不設在三峽,難道是他們瞧不上三峽?
假設開一家王品集團的店預計花費三千萬,那麼按照同樣的標準,統一集團的七億足足可以在土城開23家以上!
提到廠辦就更有趣了,規模達到30億~500億元的大型廠辦可不是路邊不值錢的大白菜,把土城這些大大小小廠辦隨便加總至少1000億元起跳!
對土城在地居民有何助益?這麼簡單的問題,我真的笑了!
不受打房限制!AI受惠科技大廠忙著擴廠 廠辦、商辦需求大增
蓋社宅會壓抑周遭房價,蓋國民運動中心則會助長附近房價,怎麼選擇應該很清楚。
土城、中和跟新店的大老闆們加油!
新北增公益設施項目 洩這三區將有第二座國民運動中心
板橋、三重、新莊、永和、中和.........試問這些地區哪個不是台北市外溢效應的受益者?
三重人最喜歡標榜過橋就到台北這件事,即使人文環境不好,房價虛高,還是有人買單,不就是外溢效應的最佳詮釋嗎?
捷運打破了地域限制,距離再怎麼遙遠,大家都能夠舒舒服服坐在冷氣車廂裡安然抵達目的地,這不是最大的幸福嗎?
吹風、淋雨、等紅燈早已經是不堪的過去式!
再說【土城發展還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去醞釀】這句話有任何問題嗎?坦白說,這已經是很謙虛的說法了!
看看新北市幾大知名重劃區:淡海、北大、新莊副都心、頭前........發展到現在用了幾年?
更別提塭仔圳發展起碼還需要30年以上!壽命不夠長的人,可能要等第二代甚至第三代,才看的到完成後的樣貌!
至於侯市長力推的樹林兩大重劃區,很可能需要50年以上甚至最後無疾而終!(侯市長2026年卸任下台,繼任者的態度跟執行力是關鍵!)
土城重劃區發展至今用了多久?
自2016年我在本版寫下第一篇文章起算,不過短短8年左右(當時暫緩區還沒開始標售),土城已經從曾經的醜小鴨變成如今亮眼的白天鵝了!
其他重劃區"老"前輩們用了數十年才達到的成績,土城只花不到十年就做到了,難道不是一項奇蹟?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