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新北/桃園] 很多人喜歡開賠錢樓, 好像沒人開賺錢樓?

華仔公爵 wrote:
看完樓主的文章。邏輯(恕刪)
感謝讚賞.

我也有在看華仔大的A7樓, 對於華仔大對A7的看法, 我是十分認同的, 我也認為A7會影響青埔的房價, 一樣通勤到台北車站, A7搭機捷跟A18搭高鐵的時間是差不多的, 而機捷的班次比高鐵還密集, 相比之下同樣的坪價可以買到A7走路10分鐘內可到捷運站的房子, 但一樣的走路時間的物件在A18要多花5~10萬.

目前青埔的推案量遠遠不及A7, 這也是青埔價格能守住的因素, 但青埔要跌也不容易, 畢竟航空城啟動在即, 建商可以慢慢推, 不須便宜賣, 所以我講的不是未來性什麼的, 而是實際生活需要, A7的C/P值就是比較好.

貴夫人多年前在A21投資置產, 真可說是眼光遠大, 我是今年才開始認真研究桃園的房市, 畢竟桃園不是我的生活圈, 對桃園很陌生. 綜觀北部重劃區的發展歷史, 桃園現在的優勢是"後發"的優勢, 有點像中國固網建設落後反而讓無線通訊發展領先類似的後發優勢.
我現在住北大特區面學勤路的房子,屬於樹林區,房子70坪,買24萬一坪,現在大概可以賣35萬,我已經買了台北市的房子,但北大這個房子也不打算賣,我們這個社區的房子大概放售都會很快賣掉。
選北大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很好的退休環境,這個區域不大,但街廓整齊,環境對行人非常友善,機車極少,生活機能方便,而且因為差不多成型了,沒有太多可以開發的空地,不會像其它新重劃區要經歷大型工地的陣痛期,北大特區經常有人嘲弄說是另一個天龍國,雖然是嘲弄但也確實有道理,它處在三峽和樹林交界,但北大特區的人不會說他住在三峽或是樹林,而是說住在北大特區,它像是一個獨立於三峽樹林的一個區域,住民這樣,房價也是。

北大的房價為什麼有良好支撐而且還上漲?我的上一手買每坪1字頭,我買2字頭,如果我現在賣是3字頭, 因為北大特區悠閒的步調以及人行道大,綠化高,台北大學在區域內,區域內文教氛圍濃厚,很適合小朋友和退休族群,住戶有很大比例是退休族群和年輕有小孩的夫妻,有不少人是從台北市,中永和板橋新店過來的喜歡環境的換屋族群(我是從中和,以前我中和的房價是三十幾萬一坪),這些人其實換屋經濟能力是沒問題的,形成房價的新客源支撐。
空屋率是個位數的,所以供給面很小,北大特區的房仲很多,但房源其實已經很少,供給少,需求多(特別是2/3房的較低總價小坪數),房價自然有支撐。
北大特區是反對高架捷運從區內過的,所以捷運從外圍繞過,我們一家人出入都是開車,根本就不希望捷運從區域內經過,當然如果未來南邊的大片區域劃入新的北大特區,捷運就是從中而過,但那不知道是多少年後的事了。
我們非常好奇為什麼本來就有三鶯交流道,會在幾公里內又新闢了樹林交流道,從我家到樹林交流道進出新北台北真的非常方便,上下班尖峰時間雖然也會塞車,但嚴重程度比起土城,中和,新店還是輕微多了。

我家對面和北大門口的新建案,都是推出沒有多久就完銷了,均價超過40萬一坪,比區域周邊確實高出很多。
北大4字頭不稀奇了,隔壁大觀學勤地標大樓聽房仲說要站上5字頭!
版上的大家很多都1個房2個房好多房的勝利組!
mark1008 wrote:
我們非常好奇為什麼本來就有三鶯交流道,會在幾公里內又新闢了樹林交流道,從我家到樹林交流道進出新北台北真的非常方便,
看一下地圖, 就不難發現為何可以增設樹林交流道了. 所以後發常具有更多優勢, 尤其是周圍有足夠腹地的地方. 我現在知道為何北大的房價如此有支撐了, 這樣一個小型重劃區, 就擁有2個交流道, 整個林口台地超過30萬人, 也一樣是2個交流道.


最近林口也在吵國道1號文化一路出口增設高架往龜山的出口, 可以避免左轉龜山的車輛回堵卡住右轉往林口的車輛, 高公局原先的規劃是要往右繞一個半圓再往左往龜山, 可是這樣一來新北想要增設一個高架往國一北上的位置就被佔用了, 新北當然不同意, 所以現在就三方協調中.


會搞到這樣其實就是腹地不夠大的緣故, 高速公路林口側都已蓋滿房子了, 龜山側是還有地, 但現在急需要解決的是林口段的交通問題呀. 而整個林口台地的地理形狀剛好跟高速公路相垂直, 而相交面是在較窄的那一面, 反觀北大特區, 兩個交流道剛好在頭尾, 可以分散車流.


下圖是A20/A21附近的地圖, 未來會增設一個中豐交流道, 第一階段是北進南出, 已經通過了, 所以這也是我說的後發優勢, 中豐交流道四周都是農田哪, 交流道想做就做, 只差錢而已. 俗話說, 要致富 先修路, 有腹地就是好, A21能在1字頭就進場, 真是有眼光.
ejan1969 wrote:
看一下地圖, 就不難...(恕刪)
所以雖然我現住林口, 我也很喜歡林口的機能與環境, 但就是這個交通瓶頸抹甲意, 又有影視園區跟工一園區要進駐, 這對我未來的退休生活來說都是減分項.

我未來退休宅的交通需求, 第一是軌道, 再來才是高速公路. 我不需要往來台北, 因為原本就不是台北人, 跟台北沒有地緣關係, 小孩以後要在哪裡發展也跟我沒關係, 要回家只要夠方便, 不折騰就足以.

北大一切都好, 就是2點, 第一價格太高了, 第二是沒有軌道, 很多退休族當初會選擇北大, 很大原因是夠便宜, 1字頭, 這樣換屋才有意義, 才有以房養老的效果, 現在3字頭,4字頭, 已經沒辦法這樣做了.
橘子媽媽 wrote:
北大4字頭不稀奇了,(恕刪)

從我還沒有搬進北大特區,就想加買大學門口那個建好的永裕居的大坪數,但建商財力雄厚根本不急著賣,甚至他們旁邊面對台北大學的樓從空地到建成到銷售一空,他們還是沒有開賣,這個房子的低樓層面大學的已經被新建案遮擋,只有面學勤路的一邊了,和隔壁棟距極小,隔壁較低面西(大學門口),他們較高面南(學勤路),兩棟緊靠著,看起來有點怪,這樣的房子我已經沒有興趣買,所以我改買了台北市一層一戶四周永久無擋的房子。
這個建案建好之後,大家從三十幾萬,四十幾萬到現在喊會破五十萬,都還沒開賣,真的是北大特區的奇蹟,但這個建案根本就不用愁銷售,一坪就算站上5字頭,我相信也很快完銷,北大特區有不少財力雄厚的住戶,不論是區內換屋還是加買,這個建案光賣北大特區的屋主和關聯客戶大概就已經可以賣8成以上了。

學勤路真的是台灣少見的手筆,兩邊退縮的人行道和綠化是馬路寬度的三倍,非常舒服,光這條路每坪就多值幾萬元,但大馬路並不適合商業,北大特區的商業都是在小路上,我的店鋪也是買在興旺的小路,不怕租不出去,也不怕租金太低(當然坪價也是比不旺的路段高非常多)。
ejan1969 wrote:
所以雖然我現住林口,(恕刪)

退休房除了自己,也需要考慮小孩,我放棄北大特區買第二套房改買台北市,除了北大特區已經沒有我看上的房,主要也是因為我兩個女兒的朋友都在台北市,都在台北市活動,北大離台北市區有點遠(30公里左右)而且區域的年輕人商業活動確實也太缺乏,現在我59足歲還可以自己開車,以後再老一點可能就需要兩個女兒開車了,台北市買個夠大夠住的房子,也是未雨綢繆。
mark1008 wrote:
也是因為我兩個女兒的朋友都在台北市
我兩個都是兒子,所以等他們唸大學時我就準備放生了,呵呵。
ejan1969 wrote:
我兩個都是兒子,所以...(恕刪)
突然發現我可以那麼瀟灑的決定退休宅在哪裡, 是因為我的小孩都是男的.

沒有女兒, 也算是此生的一個遺憾了, 大家不都說女兒是前世的情人, 難道我前世是女的? 要不然怎會這一世沒生個女兒?

有沒有女兒, 真的是會決定最後一宅是在哪裡, 尤其是做為父親, 應該都會希望能儘量把女兒留在身邊, 我太太念大學時, 岳父為了讓她住家裡, 還買輛車給她, 讓她開車通勤, 兒子的話...念大學我就要趕緊讓他們出去了.

有遺憾, 但也有好處, 就是男孩總是會成男人的, 就可以放生了, 呵呵.
這沒有什麼好奇怪
以高速公路距離來看
樹林交流道46K 三鶯50K 林口41K
請注意 往南下一個交流道都是桃園
住這種市郊的 都是開車啦

會買林口的(算是比較高的台地) 多半是從三重蘆洲新莊的人
會買北大的(這個真的是平原) 多半是中永和土城新店的人

林口在我國小的課本上就出現林口新市鎮(還有淡海新市鎮) 這樣的名詞 嘿 那是40年前的事啦
三峽北大是靠台北大學撐起來的 裡面的屋齡很整齊 最多不會超過15年

一個住宅區喊了40年 好不容易有點樣子
居民的素質 才是決定房價的關鍵
北大特區裡面 也有一些稍微便宜點的社區 原因為何? 我就不多說了
林口也是啊 2字頭3字頭4字頭共存吧

講了老半天 就是供需啦 沒有供給 需求面還在 這是為何這幾年北大特區房價緩步上漲的原因
林口那些認賠的 不少是投資客吧 (居民的素質)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