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正一個觀念. 重劃區人口密度永遠不會像舊市區密度一樣. 舊市區蓋好蓋滿, 外加頂加增建, 還分隔出套房租滿.再加上地下停車場車輛直接進出, 人不上路, 所以路上行人永遠達不到老市區規模. 如果是對比路上行人, 除非是商辦佔一大部份的計劃區, 否則哪個重劃區看起來都像是鬼城. 不過, 副都心目前開發率不到50%, 空屋比可能如網友說不多, 但空地/在建地還很多, 人口密度不到舊市區3成非常合理.台灣人買不動產首重地緣性, 新五泰的剛需人口無法支撐上新莊兩大重劃區百多公頃的供給量, 勢必要從外地移入才有可能住滿, 而遷徙這件事是個緩慢過程, 所以副都心的人口密度增長也是個緩慢過程. 以新北重劃區45萬來說, 同樣是外地人口是相當有吸引力的, 相信大家都同意溪南的板橋中永和有很多其他優勢, 但同樣交通條件下45萬, 這三區買不到吧...更不用說央北了.未來等溫仔圳重劃完成, 連成一片的街廓會很漂亮, 不過同樣的, 供給量繼續上升, 多殺多想漲價應該也很困難, 溫仔圳重劃區260公頃併進去, 幾個重劃區加起來, 規模不輸淡海新市鎮一二期的400公頃. 有置產投資考量或未來要賣小換大的建議想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