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最近開始看房了,從7折開始談起


IDF2015 wrote:
胡說八道,用些語意模...(恕刪)


懶得理你!還有,至於福報,我自認心安理得,沒有福報問題,也不是你說的算!
我管你要怎麼自high!你就繼續吧!
小的會說最近買房別遲疑,真心自認是作功德

chia0214 wrote:
家裡租屋空間住不下來...(恕刪)


如果真的價格不錯

又有居住需求,為什麼不敢買 ?


就像你買台車來代步,車子也是會跌價的


manson_tv wrote:
如果真的價格不錯又有...(恕刪)


有人說, 房子只能住 50年, 不如把錢花在其他方面

舉例

如果拿去買車子, 一部 80萬好了, 每隔十年換一部, 再加上稅金 ...等 (當然也有人說不會把錢花在買車上面)

50年應該也要花個 500萬

養一部車再加上 50年的房租 (月租算1萬), 總共也要 1100萬


這就是為什麼之前大家在講的觀念

如果有一小筆錢, 到底是要先買車還是先買房子(付頭款)好

99% 的人都會建議先買房子 ~
邏輯對了,方向就不會錯到哪裡去 ~
有人說現在勸人買進是做功德,能同意嗎?
有人說房地合一會打擊房屋交易,讓市場萎縮?
有人說採用累進稅率會讓房仲業活部下去,讓經濟蕭條,許多人失業?
phS00313 wrote:
有人說, 房子只能住...(恕刪)

如此武斷太誇張
兩種不同需求且在完全不對等的比較基礎上如何取捨,然而,大多數會量力而為,更不會自願做冤大頭吧
早年青年人無須耽憂房價的漲跌,只顧著衝事業,200多萬就可以買新光三越旁的大樓
現在年輕人拚死活也無法求得安家立命的居所,誰造成的,因此大家不固本業,力拼取得銀行資金賭一把,能騙就騙,管他黑心與否能賺就好,有錢就是大爺與老闆娘且高人一等
七折房子買到沒有?

有錢沒錢買間房子好過年!
巢運等七大稅改團體今天拜會財政部長張盛和,表達支持房地合一稅改的訴求,巢運發言人彭揚凱轉述,張盛和強調稅改是「玩真的」,為抑制投機炒作,張盛和同意巢運「非自用住宅2年內交易加重課稅」交換奢侈稅有條件退場的建議。
巢運等民間團體認為,「房地合一、實價課稅」是正確的稅改方向,不動產交易所得稅制內容應以「合理」、「保障自住」與「抑制投機」為原則。
巢運提出的改革訴求認為,不動產交易所得稅的稅率不應低於一般國際標準,並採取按獲利金額在合理稅率範圍內建立累進稅率。
巢運表示,不動產交易所得稅制建立後,特種貨物及勞務稅不動產部分(奢侈稅)同步退場,但應融合特種貨物及勞務稅不動產部分的課稅規定, 對長期持有的年限認定不應過短,提高持有未滿2年的不動產交易所得稅率。
巢運還提出,不動產交易所得稅不應有免稅規定,不宜對總價一定金額以下不動產的交易免徵,避免助長投機。惟可比照土地增值稅既有的各項優惠稅率內容,包含自用住宅重購退稅、長期持有減稅、一生一次自用優惠稅率等,以保障自住。
其餘,巢運也認為:若採取分離課稅方式,則不動產交易所得稅無論自然人或法人,稅制與稅率標準應相同。但以興建房屋銷售為業的建設公司,應另行建立符合公平及效率原則的稅制。有關前次移轉成本之認定,採證資料以銀行徵信或買賣契約書資料為依據;無舉證資料,應以估價師鑑估為準,並採取有利納稅義務人方式認定。
不動產所得稅稅基應抵扣土地增值稅稅基,避免重複課稅,並應建立合理的列舉扣除與標準扣除制度。不動產所得稅制應於1年內完成立法,避免法案跨屆不續審疑慮。
財政部表示,為改進現行稅制缺失,建立健全之不動產交易稅制,並回應社會各界對於落實居住正義之期待,該部刻積極研議房地合一實價課徵所得稅制度,感謝巢運等民間團體支持稅改,巢運等團體所提改革方向及具體訴求,與財政部擬議規劃的方向大致一致。
現在,2014年底逢九合一選舉,緊接著就是2016年總統大選,而今年正好是無住屋運動廿五週年,住宅問題適時再度浮出水面。已經經歷過政治打壓、政策敷衍與國家政策空轉的教訓,這一次捲土重來的「市民之怒」,星星之火,是否可以燎原?這次的運動反省四年前以至於廿五年前的教訓,以巢為名,連結台灣市民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傾巢而出,成就「巢」運。巢運提出五大改革訴求:一、居住人權入憲,終結強拆迫遷;二、改革房產稅制,杜絕投機炒作;三、檢討公地法令,停建合宜住宅;四、成立住宅法人,廣建社宅達5%;五、制訂租賃專法,擴大租屋市場。簡言之,以推動稅改、興建社宅、發展租屋、保全公地社會住宅等面向,全面實現居住人權之保障。

一點英國的歷史經驗提醒台灣的當政者。昔日二戰結束時,工黨之所以能夠擊敗保守黨,迫使領導英國贏得大戰的英雄邱吉爾讓出政權而執政的關鍵,就在於召喚英國人民的集體記憶,一戰時為房地產炒作所苦的格拉斯哥的家庭婦女與在工廠裡感同身受的戰時女工發起的大罷工,換得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國家政策對住宅市場的成功干預,提出住宅與新鎮計劃引領國土轉化的新視野,建構出福利國家社會歷史性計劃的核心。沒有人期待台灣適合全盤移植戰後英國的經驗,但是,住宅政策的政治意涵卻值得體醒,國家機器不能是土地資本為核心的金權權力集團的利益表現,台灣真正需要能為這塊土地上的居民「安居」的政治主張。
IDF2015 wrote:
現在,2014年底逢...(恕刪)


1.感覺你很激動.....

2.你很喜歡談政治談人民....

3....最大重點......

別期待政府會為小老百姓做甚麼.......
無力絕望的民眾從來不是政府施政優先考量的重點......
財團才是......



如果你有很深的期待,希望政府能為您做些甚麼.....

那麼....你應該要醒醒了........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