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社區的支出,皆是經過討論而做成的決定,至於施工訪商部分,亦有責成總幹事訪價、比價或是議價的程序,雖然不若公務機關有非常嚴謹的程序或文書流程,但至少大方向有掌握(大家都希望錢花在刀口上),而且有時有些工程或是採購是超過委員個人的經驗,即便有多家估價單亦可能無從分辨其優劣,這時候只能仰賴大家討論或是向廠商議價至大家覺得合理的價格做成決定。
很高興看到社區住戶關心社區的大小事,更期待住戶可以協助委員會逐步建立社區的管理制度,畢竟人員是暫時的,制度才是永久的,社區管理良善,住戶才會住的舒服愉快,對於房價除了地段的支撐外,亦可因管理及社區的和諧創造加值利潤。
社會的風氣已朝向開放管理的時代,很慶幸本社區的管理並不是黑幕重重,但社區尚未步入常軌,欠缺各項管理制度是事實,但只仰賴物管或是管理委員的量能是有限的,現況就是制度的建立趕不上社區的需求,因此,若熱心的住戶可以協助起草議案,草案越健全,不論是排入委員會或是區權會討論,都會加速制度建立的過程。
我住在這個社區,我的體會是社區住戶的關係非常脆弱,不時可以見到或耳聞衝突事件,不論是住戶之間、住戶與物管之間或是住戶與管委會之間,都缺乏互信的基礎,住戶之間的噪音、菸味問題,都不是一時半刻可以立刻解決或是有好的策略可以運用。住戶與物管之間,多因物管服務,如派信、清潔、應對進退等爭執。住戶對管委會,有意見亦鮮少至會議面對面溝通,動輙採用告官的激烈手段,雖然管委會管理事項不見得違法,但也要搞得讓委員會疲於奔命才甘心,似乎要逼委員會就範的感覺…長久下來,我想我們社區大概會被少數意見所綁架,多數者的利益大概就因此而犧牲了吧。
在此還是要感謝擔任管理委員住戶的付出,
誠如機車停車規劃一案,社區住戶機車停車的需求是事實,但如何在社區的硬體條件限制及法令規範下來尋求可行的解決方案,就讓委員們傷透腦筋。我也看到電梯公布委員會討論的機車位規劃的過程,我看到的是委員們盡力的希望規劃足夠的空間來回應住戶的需求,也看到住戶對於開放停機車的適法性有疑慮,委員會也做了相當的功課整理出2張研究的結果。聖誕節及農曆春節社區的佈置也可看到委員親力親為的在大廳穿梭,忙進忙出…。
我想沒有一個管理委員是吃飽閒著沒事幹,而是抱持服務的精神在為社區做事。住戶在指責大家的不是之前,不妨先想想自己為這個社區付出什麼吧,不是有繳管理費,出錢的就是老大,講話就可以大聲喔...
至於第二屆管委會會將會議室挪出部分空間做為總幹事辦公空間,也是考量確實有實際需求。第一屆時在櫃台邊擺放辦公桌做為櫃台延伸,結果會影響A棟住戶進出,以及也有住戶反應影響大廳的視覺。所以這是個兩難的問題。
因為社區的設計,管委會希望櫃台能有2位物管人員在場,1位為住戶提供服務時,仍有1位可以關注門房的安全問題,所以如果大廳欠缺人手,總幹事就會補位,不是所有的上班時間都在會議室裡。使用該空間會增加耗電其實是過度擔憂的議題,燈具及冷氣的電量耗用,其實並不是大公用電的大宗,更何況冷氣的使用標準也有經過委員會的討論,冷氣使用有合宜的溫度控制,加上使用方式正確(使用時緊閉門窗避免冷氣外洩),都可減少用電的浪費。
另外,常有住戶至大廳向總幹事反應社區事務,目前會議室恰好可以做為總幹事與住戶溝通意見的場所,在會議室裡住戶也可以暢所欲言,我覺得並沒有什麼不好。
個人認為魚與熊掌無法兼得,現況就是大廳櫃檯坐2個人剛剛好,3個人就很擁擠。會議室分一塊空間做為總幹事辦公空間,讓總幹事如果需要處理文書事務可以在獨立空間內作業也是人之常情,另外會議室的沙發空間做為住戶與總幹事溝通意見的場所也很符合實務需求。更何況,目前也沒有限制住戶借用該會議室空間的權利,把該空間做為多功能使用充分利用並沒有壞處。
然而,會議室是公設,如何使用可以做為一公共的議題開放討論,但芳鄰如有想法,是否也可以拋出解決問題的建議方案,若能獲得多數人的支持,不枉為一良方可以試試。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