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民 wrote:
超商的開設也是先有蛋...(恕刪)
"淡水區"有醫院啊 而且還是國內醫院等級最高的"醫學中心"-馬偕醫院淡水院區
不太懂為什麼總是有人認為新市鎮一定要再蓋新的醫院
住淡水住三十年了 從小到大幾乎都在淡水馬偕看病 從不覺得不方便啊
真要挑剔 反倒覺得應該改善交通 避免救護車遇上淡金路、中正東路那種塞車的情形
不然說真的 從來都不覺得有必要再蓋一間新的醫院
記得之前曾經有風聲說金山還是石門 台大有意願要成立分院 後來似乎規模也沒做起來
更不要說現在新市鎮到竹圍如果不塞車 以救護車的速度大概十分鐘左右就會到
想要再成立新醫院可能性幾乎是零吧
而且應該也沒有醫療機構願意在這麼近的距離做競爭 畢竟醫院還是和一般的商店不太一樣
當然 如果有一天新市鎮的實際人口數真的有多到淡水馬偕無法消化
那或許會有蓋新醫院的一天 不過應該很難會有這種情形發生
畢竟淡水馬偕的院區還有很多地方可以再改建 要把規模再提高不是難事 只是有沒有必要而已
amadeus1937 wrote:
"淡水區"有醫院啊 而且還是國內醫院等級最高的"醫學中心"-馬偕醫院淡水院區
不太懂為什麼總是有人認為新市鎮一定要再蓋新的醫院
住淡水住三十年了 從小到大幾乎都在淡水馬偕看病 從不覺得不方便啊
真要挑剔 反倒覺得應該改善交通 避免救護車遇上淡金路、中正東路那種塞車的情形
不然說真的 從來都不覺得有必要再蓋一間新的醫院
記得之前曾經有風聲說金山還是石門 台大有意願要成立分院 後來似乎規模也沒做起來
更不要說現在新市鎮到竹圍如果不塞車 以救護車的速度大概十分鐘左右就會到
想要再成立新醫院可能性幾乎是零吧
而且應該也沒有醫療機構願意在這麼近的距離做競爭 畢竟醫院還是和一般的商店不太一樣
當然 如果有一天新市鎮的實際人口數真的有多到淡水馬偕無法消化
那或許會有蓋新醫院的一天 不過應該很難會有這種情形發生
畢竟淡水馬偕的院區還有很多地方可以再改建 要把規模再提高不是難事 只是有沒有必要而已...(恕刪)
金山那個有開很久了。
在陽明山角下(往天籟的路上,公車總站對面)。而且確定是台大接手的。
台大醫院-金山分院。
gbid wrote:
老實說新市鎮真的以目前是無法養一間中大型的醫院...竹圍有馬階...關渡有市立關渡醫院(也是榮總在經營的)所以真的是不足嗎?應該是說大家喜歡往大型醫院跑吧...名醫思維...
...(恕刪)
是呀。

其實淡水馬偕很優了(現在台北開刀案件多都約診淡水馬偕了),他現在更是教學醫院(不單僅是醫學中心),馬偕自己也有醫學院了,當初不來淡海新市鎮倒是比較可惜(相對淡水交通上比起三芝更具優勢,也省去三芝淡水兩邊上課實習的不便性),跑去三芝,其實政府就是這樣,現成的土地規劃都不夠積極去招商做運用,假若馬偕醫學院當初是來淡海新市鎮,那不正是會帶動整體區域發展,比起設在三芝發展性更足備。
其實真理大學也是,當初分校設到台南去,不如淡水新市鎮發展,結果事實證明,麻豆校區招生不易,淡水校區卻人氣旺盛,反而常讓自己增加負面新聞,被說招生不足,連淡水校區一併被拖下水。(據傳是萬年校長有利可圖,阻止淡海尋地,他也因另案收押中,不知出來了沒)。
馬偕(含護校、醫學院、醫院)、淡江高中(含國小、國中、高中)、真理大學,這其實都是隸屬同一個團體,都是北部基都教長老教會所轄屬的。沒能做一個有效統合,是蠻可惜的。
還記得淡水四大金剛嗎?還記得摩天31嗎?這都是上一波淡水房市「瘋捷運」之下的產物,結果是怎樣?房價暴漲,然後是房價腰斬。看到現在的淡水房市熱鬧景況,彷彿就看到當年,不禁讓人擔心覆轍會不會重蹈呢?
淡水輕軌捷運通過興建 恐造成房市大起大落
日前經建會終於通過淡水輕軌捷運興建計畫,預計2018年完成第一階段綠山線,至於藍海線何時興建還在未定之天,但是幾年前淡海新市鎮的預售推案就以此一利多,將房價從1字頭拉上2字頭,讓原來是荒煙蔓草的「長草」之地,變成「長房子」的建案大工地,而且在年底綠山線將動工的助力之下,預期今年淡海新市鎮推案更會傾巢而出,這種景象,讓看過上一波淡水房市起落的人,都會有似曾相似之感。
淡水是大台北房市的邊陲地區,房市除淡江大學附近有固定需求外,是個相對冷清的市場,房價也難有所表現。直到台鐵淡水線將改建為捷運線及淡江大橋等利多消息出來,淡水房市有如鹹魚翻生,年年預售推案爆大量,房價也是一路過關斬頻創新高,捷運正式動工後,推案及房價更是加速前進,但是等到捷運完工通車,淡水房市不但未出現預期中的補漲行情,倒像是消了風的氣球,房價更是兵敗如山倒般節節下滑,很多預售屋蓋到新成屋後,房價都出現腰斬的慘狀!
有一位屬於前輩級的投資客說,他剛開始在預售屋的投資都有所斬獲,但是碰到淡水四大金剛(若不知道淡水四大金剛,恭喜你,表示你還年輕),卻讓他初嚐斷頭的苦味,還好他在完工後趕緊將數戶房子都丟給銀行,斷尾求生。當年很多人都被四大金剛給打敗,摩天31(也是四大棟)則是較後期的個案,但也讓很多投資客及自住客受傷慘重,而這兩個案子只是當年淡水房市暴起暴落的小小縮影而已。
淡水房市「瘋捷運」泡沫戲碼將重演?
當年淡水房市起落,可說成也捷運、敗也捷運,台北第一條重運量的捷運系統淡水捷運,提供業者無限量的賣屋促銷材薪,也給購屋人超級大的想像空間,只是這個泡沫吹得太大了,終究還是破掉!
再來看看現在淡水房市「瘋捷運」,簡直就是當年的翻版,但是當年房市供給還沒有如此廣闊的淡海新市鎮之土地供給,現在供給量是數倍於當年,現在輕軌之建設年底綠山線才要動工,快的話開工五年後才能完工通車,藍海線何時動工還遙遙無期呢!但現在區內房屋的供給量及房價,都已預先反映了未來的可能空間,而上一波淡水房市泡沫的戲碼會不會重演,或許從「台北城裡」搬到淡海新市鎮的高老先生之親身感受,可以給想在新市鎮購屋的民眾一些參考。
高老先生去年初以每坪11.3萬買下新成屋,但他第一擔心還是這個價位未來會不會跌破?因為他實地觀察供給量太大了。其次是冬天屋內反潮非常嚴重,另外生活機能還不怎麼方便,吃的地方不多,最重要的是,他直言不諱,目前搭淡水捷運「進城」,就要花35~45分鐘,票價50元,未來即使有輕軌也只是新市鎮內的交通工具,並不是真正的淡水線延伸線,還是要到淡水站或紅樹林站轉乘的,因此加上輕軌的搭乘時間,上下班的時間成本及車票成本會是很可觀的,以「時間房價」來比較,是不是划得來?就看個人的盤算囉!
原文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