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vinshiu wrote:
最近北市政府與鴻海的...(恕刪)
鴻海那塊地應該不是停車場用地,都市計畫使用分區為資訊產業專用區.
BOT資訊園區的本業卻是停車場而被質疑.
當然清算前朝也是原因之一,還有更重要是錢的問題....
2010年決標,底價5億決標10億,分4年繳完.
得標後的前4年就繳完了,郝龍斌這任有10億吃香喝辣,
未來營運期10幾任市府只能收少少地租......所以不爽吧.
若未來鴻海大賺,市府也分不到.當初財政局訂這規則,所有投標廠商都照做,鴻海也照做.
目前看不出鴻海有甚麼黑箱.
短期收齊也有好處,如果郝市府有重大建設急著用錢......可先把幾十年的權利金在一個任期內花掉.
短期要收齊,結標金額較少也算合理,因為廠商還沒營運就繳清幾十年份權利金,自然沒人能出高價.
若能把每家投標廠商的出價攤開來看應該就知道合不合理,恐怕出價相去不遠.
BOT本來就是要圖利,鴻海若照規則走沒走後門,也很難責怪他追求獲利.
藍天新莊創新一期BOT
地號35停一:是停車用地.本業是停車場是正常的.
地號15商二:本業是數位創意文化空間.也沒啥問題.
個人感覺新北市的收錢規則較細水長流,
2014朱在上一任期末決標時只收很少的一次性招標權利金,約1億.
但BOT營運期規定每年持續繳營收(兩棟大樓應有數十億起跳)的約2.7xx%以上的經營權利金
所以未來10幾任市府每年都能持續收到經營權利金(每年有機會破億),還有地租當然也仍要繳.
(不是朱立倫一次性吃飽,以後其它市長一毛也沒有,而是有錢大家分)
藍天營運越好,市府收越多.....新莊BOT發展越好,則未來市府越有錢.
如果新莊發展太慢或不好,導致BOT大虧時,經營權利金似乎有規定最低金額的樣子
所以未來市府任任有錢可分,比較不會有爭議,就算政黨輪替,應該也會樂意收錢.
對廠商也比較好,因為廠商不用一次拿出很多錢,而是數十年分期給,賺得多才給得多.
改以複合式百貨廣場發展 IT、通訊、娛樂餐飲、時尚百貨為2233比例,6成以上不是賣硬體.
我想以後鴻海八成也是類似的多元化經營.....
傳統3C雜貨(Nova)雖然經營不下去,但品牌直營體驗店旗艦型,辦活動,還是有需求.
但不知市府BOT有無限制副屬營運的項目,既然號稱秋葉原,開女僕店不知可否?
中信街榮華路二段交叉口 建義建設案
建照查詢結果
發照日期 1040115 建造執照 104莊建字第00027號
地段地號 副都心段一小段382地號 建築住址
設計人資料
事務所名稱 許義明建築師事務所 開業證書字號 建開證字第H001016號
基地概要
法定建蔽率 60% 法定容積率 440 %
基地面積合計 1023.66㎡ 騎樓地面積 ㎡ 其他 1023.66㎡
法定空地面積 無資料 土地使用分區或編定用地 第二種商業區
建築概要
建築物主要用途 店鋪,辦公室,集合住宅 設計建築物高度 69.60 m
建築面積 612.14 ㎡ 總樓地板面積 9131.94 ㎡
設計建蔽率 59.83 % 設計容積率 439.93 %
構造種類 鋼筋混凝土構造 法定工程造價概算 127755841 元
層棟戶數 1幢 1棟 地上19層 地下4層 37戶
總設計停車輛數 65 輛 法定輛數 56 輛
鼓勵輛數 0 輛 自行增設輛數 9 輛
資料提供單位:新北市政府工務局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