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湯啦壽伯 wrote:
但是我有2千萬...三重我不會考慮= =(恕刪)
我親戚七八年前買大直重劃區的房子, 那時到處是空地, 什麼愛買, 美麗華, 家樂福連個影也沒有.
空地也到處也被人家亂倒垃圾, 晚上睡覺還可以聽到青蛙叫聲. **我還滿喜歡的**
現在大直呢, 一坪沒有個5-60萬, 買的到才怪.
當初我來看三重重劃區的時候就覺得這裡很像早期的大直.
如果規劃的好的話, 將來應該有一番做為. 所以老婆大人才會同意以後搬到重陽重劃區.
雖然不知未來如何, 但我看好它. 至少我買的那個房子在台北市沒有個兩三千萬買不到.
我沒有2千萬但我是道地三重人><
阿伯我是說自己有2千萬的話不太會再考慮三重啦 = = 沒其他意思
國泰規劃有140戶,開價38萬,規劃50~77坪。進安街上有合康達觀、映月,賣了1年多2區加起來可能才有4成,加上星河及紐澤西不用20萬的成交價,國泰成交見3字頭...廣告部份有POP、定點,原本訴求北客,但反應不如預期,爾後又製作CF主打三重第4台,銀但也不是沒灑啦,個人淺見。再者1X戶的確有些出入,但我想銷售4成不論是總銷或是戶數,就算簽約銷售期到期也還有續簽的空間,畢竟重劃區很多案子都掛住也是繼續稱(賣的好就不需要打總價貨單價來吸引客戶了),國泰新聯陽現場表示1月10號左右到期,預計12月底會撤場,有錢會不賺嗎= =?
以上都只是個人淺見@@畢竟他賣的好不好,也無法左右喜歡她們產品規劃的客戶,純屬討論,只求交流不求筆戰^^"
喝湯啦壽伯 wrote:
河岸景觀,個人覺得,...(恕刪)
其實喝湯啦壽伯講的話跟本不太正確
合康達觀跟映月是去年過完年才正式開賣的,根本還沒有賣一年,至於賣不賣到四成,雖然很可能是真的,但消息
也不知道從哪來的,多半是臆測吧
重劃區目前很可能賣不到破20萬的,都是茂德的案子,不過具最近朋友成交的價格還是在2字頭,勉強只能說逼近
20萬,至於茂德這家的評價,單看他開價最便宜,卻每每滯銷最慘,是有其原因的,以他的慘況,來對應其他建
案,其實是有落差的,不信,你拿星河的成交價,去殺殺元亨、葉隱集、甚至光豔,肯定被轟出來
至於扭擇西成交賣不到20萬,更是胡扯,我們同社區的有人去買在重劃區的第二戶,買扭擇西
買24.5萬,是今年三四月的價格,最近又有一個鄰居去買成交價買22.X萬,哪有殺到20萬以下,
說真的鈕擇西最近買氣蠻盛的,比合康達觀、映月都賣的好,我個人是覺得跟他封閉式的中庭是有關的
合康達觀跟映月都沒有好看的封閉中庭,自然就比不上人家的規劃了
至於合康達觀、跟映月成交價格多少,其實就不是很清楚了
至於國泰一品,今年開賣兩個月,低樓層的成交價約30-31萬吧,是跟朋友去談的結果
其實代銷合約到期,並不是如XX伯說的『新聯陽為啥有錢不賺,肯定是該地區不好賣』這麼簡單,
一般代銷簽約是會捉銷售期的,新聯陽當初會跟國泰簽這個時間到期,基本上就是有信心賣完
而國泰會找新聯陽賣,也是想用業界第一級的銷售團隊一口氣賣光
那個到期的合約是當初景氣好的時候的規劃,也就是說520之後才開賣的國泰一品,
當初業者跟銷售團對都看得太樂觀,他覺得半年就會賣完。
不過一般預售屋跟新成屋的代銷策略,若賣的不好,建設公司在合約結束後,通常會換代銷
從下一波國泰換代銷,大概就可以猜出國泰賣的好不好
一般來說,若第一個合約賣超過七八成,下一個代銷公司 通常不會換成甲山林或是甲桂林這種一級代銷
而是會找個小牌的,若景氣不好,會稍稍降價,想辦法火速清光,但是原則是不賣完就不蓋,(因為景氣不好
建商也不敢拼)
但若景氣很好,則會一邊賣一邊蓋,就像去年新店裕隆城那邊的案子這樣
若第一個合約賣的很慘澹,那下一個代銷公司在景氣好時,肯定會找更大喀的代銷公司如甲X林之類的,
然後很狠的漲價,賣更貴,但是在景氣不好的時候,通常就是找小喀,甚至換個建案名字降價賣了
目前的狀況應該算景氣不好,所以可以看看國泰下一步,去看他到底賣的好不好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