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林口交流道的塞車,主因是在龜山上班的人太多!

林口北上交流道塞車主因和解法:
1. 高速公路本身車速慢。林口到原泰山收費站,下坡有彎路又分道,又可能因五股端高架下來回堵,車速變慢。嚴重時回堵到林口交流道。
*解法:執行往五股、高架車輛只能行駛外二或外三車道,提早分流。
2.林口端要進北上閘道需要左轉,左轉車速慢,兩道左轉車道匯入一道,龜山方向號誌仍可以讓車右轉進閘道,林口的車要注意林口來的鄰車,又要注意龜山來的車,進閘道的車速當然慢。
解法:嚴格取締路口不淨空。十年來沒見過林口區有派員指揮交通過,畢竟龜山一路屬桃園。
重點是朱立倫當過桃園縣長、新北縣長、市長,他應該最了解當地不是嗎?
侯市長也第二任了,當市長前也是副市長,有侯侯做待志嗎?
3. 原本林口要進文化一閘道的車也可以先走文化二路,但龜山一路車道會跟下交流道往龜山車輛交錯,當往龜山文化一路車輛回堵,直行車輛過不了幾輛。
解法:現下交流道往龜山車輛有紅綠燈控管,可以走復興街再匯入文化一路,分散往龜山文化一路右轉車輛車潮。只要嚴格取利路口不淨空,可以有效改善。但缺點是往龜山車輛會在高速公路回堵。
4. 上課期間,家長接送車輛導致林口文化一路忠孝路回堵嚴重。
據觀察放寒暑假時,往高速公路或龜山方向的壅塞狀況有改善。
航向未來 wrote:
六都人口移入熱區,都是房價相對親民的區域,而林口區是十大熱區中,住宅單價最貴的,當然有一大部分是靠台北外溢的買盤,但離台北更近的五股,房價竟然還比林口便宜,移入人數也只有林口的1/3不到,林口確實有它獨特的魅力!


回顧今年與3年前的對比
十大人口淨遷入熱區 重大建設、親民房價助攻 新北桃園各3區上榜

有沒有發現



新北的人口移入熱區
依舊是林口與淡水,而今年新店取代了五股!
應該是央北重劃區的帶動

房價的部分
淡水房價從23.7萬/坪漲到28.8萬/坪
而林口更是驚人,從26.9萬/坪飆漲到40.7萬/坪
與新店,竹北同為每坪40萬以上的熱門淨遷入區域

而淡水 北屯 桃園 龜山 林口 安南 南屯這7區經過3年依舊佔據前10名
其中龜山林口都是以林口台地為主要人口增長的區域(這兩區都有山下的區域喔,但人口增長以林口台地上的區域為主)

難怪國發會會預估未來20年林口人口會成長40~60%
交流道改善工程不會有什麼X用, 根本原因是車太多, 不去像其他國家做限制措施去減少路上車輛, 這就只是政府騙人的把戲, 等完工後一樣來哭怎麼這麼塞
航向未來 wrote:
回顧今年與3年前的對比
十大人口淨遷入熱區 重大建設、親民房價助攻 新北桃園各3區上榜

有沒有發現



新北的人口移入熱區
依舊是林口與淡水,
而今年新店取代了五股!
應該是央北重劃區的帶動

房價的部分
淡水房價從23.7萬/坪漲到28.8萬/坪
而林口更是驚人,從26.9萬/坪飆漲到40.7萬/坪
與新店,竹北同為每坪40萬以上的熱門淨遷入區域

而淡水 北屯 桃園 龜山 林口 安南 南屯這7區經過3年依舊佔據前10名
其中龜山林口都是以林口台地為主要人口增長的區域(這兩區都有山下的區域喔,但人口增長以林口台地上的區域為主)

難怪國發會會預估未來20年林口人口會成長40~60%



最近十多年
新北人口增加最多的是淡水和林口
早期是淡水增加的比林口多(2011-2017)
機捷開通後(2018-2022)
林口開始反超淡水
到了最近兩年(2023-2024)
淡水又開始領先


以前雙方互有領先時
大部分的時候各自都只有領先數百人到一千人左右
去年一整年
淡水人口增加數比林口多了1500人
到了今年8月底
光前八個月
淡水就比林口增加了1600人
不知道是不是林口房價已不具吸引力?


三年後
山下面積廣達400公頃的塭仔圳重劃區就要重劃完成
六年後開始長屋
林口人口紅利優勢不知道還能不能撐到那時候?



ps.十年後還有200公頃的蘆洲北側農業區和100公頃的板橋浮洲重劃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