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新北/桃園] 很多人喜歡開賠錢樓, 好像沒人開賺錢樓?

ejan1969 wrote:
桃園市沿機捷還有A10(恕刪)

版大的分析很值得研究

不過個人覺得有時候這也像兩面刃
曾經繞過桃園一陣子找屋子,雖說的確很有想像空間
但就覺得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地大就怕就近相仿類型產品紛紛搶市
一個又一個的重劃區分散開發

對有需求的購屋者來說,也許可以有好的價格可談
用投資角度,就要觀察風險大小了
又找到一份不錯的資料,完整列出桃園市的所有開發計畫。



jojoyaro wrote:
不過個人覺得有時候這也像兩面刃
曾經繞過桃園一陣子找屋子,雖說的確很有想像空間
但就覺得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地大就怕就近相仿類型產品紛紛搶市
一個又一個的重劃區分散開發

j大
說的得確

購屋者首先都會有地綠關係
再來才會依工作、學區、醫療優先考量
至於生活機能,當然也會是關察重點

重劃區的開發依發展特性而成長
若能臨近依藉老社區舊生活機能,會較快速些
jojoyaro wrote:
不過個人覺得有時候這也像兩面刃
曾經繞過桃園一陣子找屋子,雖說的確很有想像空間
但就覺得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地大就怕就近相仿類型產品紛紛搶市
一個又一個的重劃區分散開發

對有需求的購屋者來說,也許可以有好的價格可談
用投資角度,就要觀察風險大小了

上面地圖中大小不一深綠色一圈一圈的是桃園地區的埤塘.

桃園可說是埤塘之鄉, 埤塘是灌溉用的, 但也可以當小水庫用, 用來調節乾季與雨季. 而用在房市上面, 那些埤塘所在的農地, 就可以是中央用來平抑雙北市高房價的調節器. 就投資角度來看, 桃園的房價很難大漲, 因為可開發面積還很大, 不過正因這樣, 才能有平抑雙北市房價的效果啊.

以前桃園做不到這個功能, 是因為桃園的公共建設比不上雙北, 都市計畫比不上雙北, 就是沒錢啦, 有錢不是萬能, 但沒錢萬萬不能. 不過桃園升格後這幾年來, 隨著中央政府的支持, 桃園開始急起直追, 看鐵路地下化這個計畫就可以看出來資源的傾斜, 原本的計畫是鐵路"高架化", 現在通過的是鐵路"地下化", 這兩者的工程費用差了一倍不止, 除了地下化外, 中間還新設了好幾個站, 其實這已經可以看成是一條地下高運量捷運了.

這個地下化計畫會大大提升桃園舊市區的區域質感(台鐵經過的都是舊市區), 舉內壢為例, 2020/7/22的新聞稿, 桃園市長鄭文燦22日上午主持市政會議,聽取都市發展局「內壢都市計畫變更進度(遠東紡織)」專題報告後表示,市府辦理內壢車站周邊地區開發案,其中新內壢車站將配合桃園鐵路地下化,形成一條與台一線平行的林蔭大道,嘉和麵粉廠工業土地也將搭配新內壢車站轉型開發;內壢北營區部分正與軍方協議開發時程中;至於遠東紡織廠開發案部分未來將引進百貨、醫院等設施,並將遠東路拓寬為24公尺,遠東集團也將於周邊自行開發設置國際會議中心、有庠紀念館及藝術中心,完工後將讓內壢車站周邊風貌大幅改觀。

原本這些區域質感不是太理想, 生活機能不夠完善的地區, 會因這些開發案而得到提升, 甚至會比雙北某些區域更美觀, 機能更方便, 而房價可能只要一半.
ejan1969 wrote:
上面地圖中大小不一深(恕刪)


桃園市的面積約台北市的四倍,新北市的六成,自升格後,資源多,建設多,人口增加數為六都之最,而北市是減少,目前總人口約比台北市略多。

其地型主要為台地,開車去繞繞,一定會同意,“有土斯有財”,只要中央肯支持,不阻擋,桃園未來發展可期。

桃園市的開發,如同影響人口增減般,可以說是這幾年台北市房價不漲反跌的最大原因,而此影響因素,未來仍將持續。
MICHAELCUB81 wrote:
桃園市的面積約台北市(恕刪)

今天特地搭機捷跑了一趟A20興南站, 因為最近都在研究A20, 想說還是要實地考察一下. 我想我應該會跟青埔說拜拜了, 準備移情別戀到A20去, 呵呵. 也順便考察了一下機捷, 我只有在試營運時跟大家一起湊熱鬧搭去機場過, 再來就沒往機場那一邊搭過了.

今天下午2點多從A9站上車, 還真冷清, 連我就4個人等車. A10山鼻站也有個重劃區, 已經有2,3塊地圍起來在整地了, 也有建案的廣告看板了. 這個重劃區還真不大, 旁邊有些老房子跟工廠. A9到A10這段路經過的地區看起來就很鄉下的感覺, 景觀其實還不錯, 有樹林有農田, 看起來綠意盎然.

沿途各站除了A18高鐵站之外, 包括機場都只有小貓兩三隻上下車而已, 高鐵站進出的人就稍微多了一點, 不過也就10幾20個吧. A20就更不用說了, 整個車站就我一個人.

我住過見過很多個重劃區, 但這是第一次見到建設中的重劃區, 覺得很新奇, 這一片原本不都是農田嗎? 不是弄平整就好, 沒想到現場看卻是高高低低, 有大坑小坑, 跟大丘小丘, 到處散布, 非常的不平.


從捷運站往北方拍攝, 遠處的大樓林立處就是青埔.


從捷運站往東方拍攝.


從捷運站往西北方拍攝. 北邊遠處的大樓就是冠德青璞匯.


從捷運站往南方拍攝, 遠處的大樓林立處就是中壢市區.


重劃區的西側以老街溪為界.


重劃區的北側以桃園大圳為界.
ejan1969 wrote:
今天特地搭機捷跑了一(恕刪)
我其實3,4年前就已經鎖定青埔為我的退休宅了, 中間也去看過一次預售屋(大名鑄), 不過格局不合需求就沒考慮了, 後來因為小孩就學而先買了林口, 就先暫緩退休宅計畫了. 之前又開始研究青埔, 是因為A19周圍又開始有推案了, 青埔我是只考慮A19站附近而已, 可是最近A19的推案卻是屢屢開出高價, 成交價逼近40萬一坪, 這已經遠超過我的期望值上限了.

我期望的是類似以房養老, 所以房價一定是要越換越便宜才行, 要不然怎能有多出來的錢去養老? 譬如賣舊屋拿回2000萬, 買新屋花掉1000萬, 多的1000萬就可以拿去遊山玩水, 吃吃喝喝了.

移情別戀到A20除了房價因素外, 其實A20還比較適合退休養老, A20跟A19都是靠著捷運站, 去高鐵站都一樣要換車, A19除了熱鬧之外好像沒什麼比A20更好的了, 何況我什麼都可能需要, 就是熱鬧不需要. 當然青埔的整體質感一定是比較好的, 但是對於退休的我來說, 質感不如房價來得實際, 而且相差至少10萬以上.

以現在A19的價格來看, C/P值已經很低了, 青埔還會有很多建設沒錯, 但那些都跟生活無關, 只會帶來更多人潮而以, 對我來說, 人潮是扣分項, 還要花更多錢去買, 那不是頭殼壞去? 在沒有別的選擇下, 我應該還是會選青埔, 但現在有更適合我的, 還更便宜, 我當然要跟青埔說拜拜了.
ejan1969 wrote:
我其實3,4年前就已(恕刪)



看完樓主的文章。邏輯思維相當正確。

為了孩子。選擇林口是正確的。

而且每天抽時間。研究分析各區域房市。讚嘆。


A20是很適合退休生活的地方。桃園軌道建設積極進行中。而且距離中壢站又近。未來機捷延伸到a23。這位置相當不錯。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