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

這就是林口的生活!!

jackie0311 wrote:
下面貼圖為 依據2015年財政部公告-
大台北行政區平均所得--整理出來資料

林口區為新北市第一名, ...(恕刪)


林口人似乎很愛拿這種表象數字來渲染....

所得資料固然是可以觀察

但分析時不是用那麼表面的數據做結論...



林口大概有高達九成為【重劃區】住民

這和非重劃區佔絕大多數的行政區比較其實完全失真!

由於林口不是一個商業和生活機能多元的地區

林口重畫區的住民其實是最純粹的上班受薪階級

呈現出來的所得特色是「中等、最顯性」的收入水準

不信拿三峽北大特區內的里來比對

你會發現數據沒甚麼差別、林口的所得水準完全沒有比較突出

不過就是「非常普通重劃區」的特性而已!


例如林口申報戶年所得平均數不過105.7萬、中位數不過72.2萬

以上這兩個數字都比合宜住宅限制的158萬還低一大截哩!

ps:台北市信義區安康里的平均數是378.3萬,且區域很多是商人、企業主,綜合所得相對來講占比不高


另外

林口的總人口數還不滿10萬

在大台北總人口中的占比不過1.5%

再對照前面其實不怎麼起眼的所得數字

林口住民根本只是大台北中不怎麼起眼的一部分族群而已

結果包裝成住林口的就是高素質、高所得、傲視新北

會不會太超過了些??

林口文這段時間少了很多
有在看的應該很了解

這樓很特別
以往常見的林口護衛軍帳號少了好幾個在這棟樓裡
可能房子不好賣
喝西北風喝飽了

雙北加基隆,以目前房價
林口真的很難是首選
spotlight228 wrote:
林口人似乎很愛拿這...(恕刪)


首先, 林口至少拿得出官方的數據資料來說嘴,酸民們拿出什麼有公信力的證據? 光是會妒忌嚷嚷有用嗎?

林口之前因軍事限建,後來才開放發展,本來就是個新興的城市,居民不用說一定是從外地移入的多,沒有什麼失真不失真的問題.

最近一兩年移民進來的可能[大部分]是因為台北買不起所以才移入,但在那之前的移民可能[大部分]是因為想住新房,
遠離塵囂,或居安思危而移入,這些[大部分]人本來都已有房子在台北(約八成)或其他地方,並非很多人認為無法買台北才搬林口,
這些人並非都一般受薪階級,也有企業主,醫生,科技業,政府高官,演藝人員,建築或裝潢設計等高收入高資產人士,
所以[很多]人都購置有兩棟以上的房產在林口,有些的確是為了投資,有些是為了小孩準備,有些則是為了能住更好的房子而準備,
這些人購入的成本都不高,而且很多都是用現金買的,所以你縱然看到有些大樓點燈率不高,但是都已經是有屋主的空房.

我認識的朋友裡面甚至有些人都擁有數間或數十間店面,那些人真的是金庫打開來的錢,你要賺幾十年都賺不到的.
有些人也是很有辦法不用報稅的,所以林口居民並不是你想的[中等,最顯性]的收入水準!

再說林口人的素質,我這樣說好了,林口在地議員常會辦民歌欣賞及電影欣賞等活動,完畢後場地不會像有些跨年晚會後垃圾滿地的景象.路上機車很少亂鑽亂闖或亂停的情況,汽車併排的情況也很少,因為停車位規劃還滿不錯.帶毛小孩出來散步的民眾大都會準備報紙及垃圾袋. 騎單車的走單車道,不影響人行道上的行人安全.等公車要排隊,因為座位有限.這些也是因為硬體設施規劃完善的結果.

是的,林口不過就是[非常普通的重劃區],照著英國人的規畫做出來的新城鎮,不過我認為它做得還不錯!

林口人口破十萬已經在倒數了,當然很多林口人不希望再增加,不過它的建設及安全性卻深深的吸引人們一直來,這不是酸民唱雖就
可以阻擋的.

裝甲黑金剛 wrote:
林口文這段時間少了...(恕刪)


原因:
1.因為林口人不希望太多人搬進來.
2.攻撃者千篇一律說林口濕冷風大易發霉這些老掉牙的理由,懶得再說.
3.房子不急著賣,等發展起來更好價.

中原一點紅 wrote:
台灣的逃漏稅應該是世界知名,賺錢能藏一定藏...(恕刪)


這句話很中肯
新加坡賣冰和飲料的路邊小攤販說他一個月要繳給政府 1000元新幣
台灣呢? 1000元台幣不知有沒有?
難怪很多台灣攤販和小店家都很有錢
NT歐吉尚 wrote:
再說林口人的素質,我這樣說好了,林口在地議員常會辦民歌欣賞及電影欣賞等活動,完畢後場地不會像有些跨年晚會後垃圾滿地的景象.路上機車很少亂鑽亂闖或亂停的情況,汽車併排的情況也很少,因為停車位規劃還滿不錯.帶毛小孩出來散步的民眾大都會準備報紙及垃圾袋. 騎單車的走單車道,不影響人行道上的行人安全.等公車要排隊,因為座位有限.這些也是因為硬體設施規劃完善的結果.


跟三峽差不多

基本上兩個重劃區的素質都差不多不錯,很多新移入家庭,及換屋族群,或第二屋族群 (一票政要民意代表及投資客貴婦團是到處買的,尤其幾年前)

也不用在乎天龍國人的抨擊

這些其實都只是模糊焦點的議題

真正決定買不買房,都是價格


同樣都是不錯的居民素質,有能力買大安會不買嗎?
裝甲黑金剛 wrote:
雙北加基隆,以目前房價
林口真的很難是首選文...(恕刪)
4字頭的房價?雙北的選擇真的太多了!林口的確很難是首選

雖然我個人不會在這樣CP值的前提下考慮林口,但是也不能說完全沒有人會做這樣的選擇。總之,青菜蘿蔔各有所好。只要了解林口的缺點並且可以接受,對喜歡林口的朋友我們也應該送上祝福才是!
Johnny_depp wrote:
跟三峽差不多...(恕刪)
其實林口跟三峽差很多

林口房價都說是四字頭、三峽卻還在1、2字頭浮沈

林口說自己:「霧散了、人來了、林口發了!」,現在不買、以後還會增值;可是三峽的二字頭卻很低調,很少會談到以後的價格問題

三峽可開發空地較林口少,過去幾年的漲幅也不如林口,換言之,套牢情況應該比林口好些;因此也造成兩地的仲介、投客態度差異也大
中原一點紅 wrote:
其實林口跟三峽差很多


說"差很多"及"差不多"也要看我前面引言的是什麼吧? 不能這樣不就成張冠李戴?

中原一點紅 wrote:
林口房價都說是四字頭、三峽卻還在1、2字頭浮沈


呵呵 反諷林口嗎? 我自己十多年前三峽買十萬出頭,幾年前賣大概27萬吧
賣屋那時期北大重劃區較家區域及物件應該都25up,新成屋表價大概30up,後來沒再觀望了

不嚎笅,以前北大能吃的就是一間聚火鍋
北大第一家星巴克




中原一點紅 wrote:
林口說自己:「霧散了、人來了、林口發了!」,現在不買、以後還會增值;可是三峽的二字頭卻很低調,很少會談到以後的價格問題
三峽可開發空地較林口少,過去幾年的漲幅也不如林口,換言之,套牢情況應該比林口好些;因此也造成兩地的仲介、投客態度差異也大


呵呵 看起來應該是反諷林口...... 北大確實差不多完整了.....桃子腳爆滿,龍埔爆滿....... 沒什麼腹地可再擴充

林口某些區域的賣壓看起來還很大,腹地也很有未來擴充彈性 (相較物件多,物不稀,怎麼貴的起來? )....

不嚎笅,長庚對面二樓的星巴克


十年前的林口交流道的霧


為了這公園買林口也是ok的啦. 樹的林相比大安公園好上許多

spotlight228 wrote:
林口人似乎很愛拿這種表象數字來渲染....

所得資料固然是可以觀察

但分析時不是用那麼表面的數據做結論...



林口大概有高達九成為【重劃區】住民

這和非重劃區佔絕大多數的行政區比較其實完全失真!

由於林口不是一個商業和生活機能多元的地區

林口重畫區的住民其實是最純粹的上班受薪階級

...(恕刪)


不看資料難道憑感覺??
就以你這種感覺來推論...難不成台北信義區、大安區住民絕大多數都是有錢生意人、地主等暴富階級,接下來就直接跳到窮人??

就算如同你說的...絕大多數都是最純粹的上班受薪階級,那不就代表素質整齊,有錯嗎?
此外,是否也就代表林口重劃區是收入中等以上受薪階級的居住好選擇??

之前不出來發言是因為樓主發這種文,被砲是活該XD
不代表01酸民說法是對的

BTW....又到了要擦護手霜、護唇膏的季節了...沒錯,林口平均濕度雖然比台北盆地高個幾度,但秋冬一樣是乾冷較多,不要再相信人云亦云的說法了。
  • 4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