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26

淡海新市鎮- 房事討論區 ( II )


feltf15 wrote:
文史工作者何時兼都...(恕刪)


真的...
這篇看了一肚子火...看到一半就看不下去了,
說到底還是自私無遠見.
砂石車走關渡大橋你就安心了!?
誰說使用率會很低,有證據嗎!?
夕照跟遺址為何會因為橋而消失!?照我說會以另外一種形式更發光發熱...
淡江大橋會讓假日淡水市區交通更惡化!?有證據嗎?
根本胡扯.

以下節錄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60825/935939/

以上,我可能寫得有些凌亂,讓您迷糊了,我可以再簡單整理一下淡江大橋的數條罪狀讓您清楚:一、大橋所連接的新市鎮只會是空城,這將是一座平日使用率很低的橋樑;二、淡水河的水文將會受大橋影響而改變,泥沙淤積將可能造成洪犯更加嚴重;三、國家重要溼地已經因為大橋而毀,將來河口生態浩劫只會更加嚴重;四、淡水夕照、十三行遺址、清法戰爭古戰場等重要歷史場景與文資都要因為這座大橋而消失;五、淡江大橋只會讓假日的淡水市區和淡金公路的交通更加惡化;六、八里台北港的砂石車有一部分可能會順著大橋來到淡水,淡海新市鎮的生活品質將受影響;七、大橋建設經費一漲再漲,已經來到150多億,會加重台灣未來子孫的負擔;八、大橋等交通建設會讓淡水房價上漲,真正需要房子的買不起房,卻飽了投資客的口袋,拉大貧富差距;九、淡橋建設經費一部分來自二三期淡海新市鎮的開發,徵收人民財產去炒作房地產根本不公不義;更何況淡海將來還要開發觀光賭場,讓淡水成為洗錢天堂,這些淡水人都知道嗎?
http://house.udn.com/house/story/5887/1920664

最新新北市人口成長統計顯示,新北市大型重畫區所在的行政區,近三年吸引大批民眾移入,不再是「鬼城」。

台灣房屋統計近三年新北市各行政區人口、戶數變化,有十個行政區人口成長在千人以上,其中有大型重畫區的「林淡三新」,林口、淡水、三峽、新莊人口增加數名列前四名,五股、樹林也擠進前十。

人口增加最多的是淡水區,今年7月達16.4萬人,較3年前大增1萬多人;戶數增加7千多戶也排名第一。

林口從9.2萬人,今年站上10萬人大關,增加9600多人,排名第二,以增減率來看,林口三年來,人口數增加1成多,戶數增加13%,均名列新北市第一名。擁有副都心、頭前重畫區的新莊,人口成長約5000人,排名第三;北大特區所在的三峽、樹林區近三年人口合計也增加約5700人。
淡海輕軌交維新聞稿-8月30日及8月31日封閉部分車道,提醒用路人注意
更新日期:2016/08/27
【新北市訊】施工中的「淡海輕軌第一期統包工程」,平面段路基工程已完工,平面段軌道鋪設及高架段(中正東路、淡金路及濱海路)各路段基樁、墩柱、帽梁及高架橋梁陸續施工中。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表示,8月30日及8月31日夜間22時至凌晨6時將封閉淡金路(商工路至新市一路)單向車道進行預鑄梁吊裝作業,提醒用路人行經該路段放慢速度,配合現場指引人員改道通行。
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表示,配合淡金路(商工路至新市一路)吊梁與安裝作業,現場將進行交通管制,封閉淡金路往台北方向車道,由對向2車道調撥1車道,維持南北向各1車道供車輛通行。
相關施工時間也將視天候狀況適時調整,請行經施工路段的用路人減速慢行,並依循標誌及交通導引人員指揮,確保行車安全,施工造成暫時的不便,也請見諒。
資料詳洽:淡海工務所主任 涂貫迪
電話:(02)80069010轉301

補張白天

晚上沒認出是新浦東

蒸蒸日上,日上蒸蒸 wrote:
這張是哪間?...(恕刪)




sigrid7216 wrote:
http://www...(恕刪)


sigrid7216 wrote:
http://www...(恕刪)


浪費了時間看完了... 有人 不想讓他蓋 所以反對派 來聲援了

看來淡北快速道路 希望更是渺茫了 因為 就是有人不想麻..

話說 怎麼不去鄉下就好 甚麼都不要開發 他不是最開心?

十大建設 都不要 他不是更開心? 他那時候怎麼不反對 ?

看完只有氣 還2000多人聯署

工讀生你可以幫我去愛迪達排隊嗎 ? 我想要限量鞋
淡海輕軌平面段(濱海路及沙崙路)努力施作



無意間看到的 說的有點道理 參考參考......



淡水與台北之間雖然只有區區 20 公里,小編自己開車走這段路也有數年之久,深刻瞭解淡水有極嚴重的交通問題,並且亟需進行積極有效的交通改善計劃。

可是對於政府打算弄個幾條輕軌,就想解決淡水交通問題的美夢,我個人始終都是持保留態度;就連輕軌是否為最佳解決方案,或許也沒人敢掛保證。相反的,當輕軌開始施工,淡水的交通肯定將進入最黑暗的時代。但是淡海輕軌是否能真正解決交通與產業問題?

我認為一點辦法也沒有,「淡海輕軌的90%用處,只能提供淡海新市鎮住民轉乘捷運使用。」

大家只要多想一想,應該就能瞭解我的立論基礎。當你自己無論是從淡水往台北方向,或是從外面要進來淡水,通常什麼時候才是塞車塞得最嚴重的時刻?


如果我告訴你,這個答案是「平日的上、下班」這段時間,應該沒有人會反對。

這也代表只有這個時段才是輕軌應該發揮作用的時候,但是這個時段有誰需要進出淡水?

淡海新市鎮的居民嘛!這跟舊市區有任何屁關係?這又跟睡到曬屁股才起床的遊客有屁關係?

淡海輕軌的唯一意義,就是為了將淡海新市鎮變成台北市的衛星土地,好多塞一些蠢到以為淡水離臺北很近的通勤族,讓他們願意花不值得的大錢,買下又濕又冷、人氣渙散,到了夜晚像是鬼城的高樓大廈套房。

前面提到的是淡水本地人的觀點,如果是從觀光客的角度來看,最容易塞車的時間則變成進淡水方向是白天,出淡水方向是傍晚以後,基本上塞不到車的啊!

但是無論如何是白天或晚上塞車,我接下來要探討「假日塞車」的本質。

我們仔細思考一下,輕軌的終點 — 漁人碼頭,是否有什麼吸引你的地方呢?

小橋、海景、夕陽,以及………?海鮮餐廳?

等等,魚是從哪裡的?淡水河有重金屬污染,沙崙外海有廢水排放,那港口的海鮮是?(靜默…)

所以我不懂了,如果政府打算發展觀光,卻又想將觀光客導入沒有實質商業利益的漁人碼頭是為哪樁?難道他們認為想去住淡水福容飯店的人,會寧願搭捷運來嗎?那他們又該怎麼安排其他行程?搭捷運回家再開車?

現在淡水在假日塞車的主因,其實並非是塞在那些打算在老街上玩耍的人,也不是住在淡海新市鎮的人要回家,這一點可以很容易從淡水內部的交通流量或停車輛判斷出來。許多人願意塞在淡水外邊,純粹是因為這條馬路是通往北海岸的唯一道路!所以政府請別再用建輕軌,讓交通更順暢這種呆呆口號了。

「難道淡水的交通問題真的無解?」這是很多人的疑問。

非也非也,我認為政府打算用在輕軌捷運上的總預算竟然已經高達 128 億,大可用來購買 20 部電動公車,設定 10 公里往返路程,每相距 1 公里就有 1 台公車在專用道路上行駛,這樣只需要花 2 億。

之後,將剩餘預算 126 億再分 20 年,共 7300 天使用,這樣一來,每天的預算便高達有 172 萬,淡水人與觀光客甚至可以免費搭公車,世界上許多觀光城市都是這樣在搞。

至少我肯定,在民國 107 年以前,交通只會因為這種大規模的建設而更加混亂,這代表淡水交通還得亂上 6 個年度。不過只要交通能更好,那就算花上 7 年也無所謂,但是誰能保證交通會更好?

我認為會更糟;只要主事者繼續認為光靠建設就能解決問題的想法還沒改變之前(我建議政治人物可以先來跟我學習實證法這項學問)。好歹,政府可以先限制假日的外車進入鎮裡,讓我們看看將來需要的執行魄力。

淡水輕軌,最大的功用其實就是用來炒熱新市鎮的房地產。而房地產被炒熱,住戶變多,汽車就更多。但是聯外交通沒有改變,境外腹地也沒有擴大,所以淡水到頭來只會更塞,馬路只會更擠,民眾只能繼續做「淡江大橋」的美夢。

其實淡水與周遭地區一直有許多大規模建設準備或是正在在開發中(也是建設公司與投資客的美夢),引來許多正反兩派的聲音在角力著。包括台北港、淡江大橋、紅樹林快速道路、輕軌系統等等。其中就屬淡水輕軌系統的爭議性應該最小,因為輕軌打算開發的路段,是淡金公路與淡水老街,其中淡金公路那段是用來推銷新市鎮,而老街那段是給觀光客使用。

「等等,那淡水其他住戶呢?」很抱歉,無涉。

政府花了人民一百二十七億的納稅金,就是為了幫建商造橋鋪路,大善人一個。

我順便舉幾個網路上常見的論調給大家看看:
1.蓋了輕軌,交通會更好。
2.反對淡水重要建設的人,極少數是真正住在淡水的人,他們不懂塞車之苦。

有關輕軌與交通的關係,我已經在前面說明,實在很難說該二者間具有可以成正比的關係,難道有人會認為塞車是塞老街?

而且我住在淡水,我也懂塞車之苦,但是我更懂其實只要靠規劃與清除一些障礙物(例如淡水往竹圍方向上的許多違建物),便能讓交通問題舒緩(畢竟塞也就只塞上下班跟假日時段)。光是為了承受塞車之苦,而將希望寄託在不可知的未來,這是鄉民的徵兆之一。

你能相信嗎,淡江科學園區前方十字路口的紅綠燈的轉換時間,南北向與東西向是完全相同的,你曉得有多少笨蛋如我也,常常在非上下班時段,就在那個路口等著完全沒車通過的紅綠燈。

你又知道在同樣的那個路段,一條好好的馬路卻被切成多少小段,而這種粗糙的設計,其實完全可以透過在聚落內部構築導向道路解決。











這一切,都是規劃失誤所造成的問題,也是許多學者專家想跟政府建議的事項,但似乎永遠沒有蓋新建設來得有魅力。

保羅97 wrote:
無意間看到的 說的...(恕刪)


這篇作者和那篇投書林全的導演作者,既然這麼有想法和做法,怎麼不親自去投身加入建設國家的行列,把自己認為的證明出來給大家看? 台灣總是一大堆"立法委員",政府有,民間也一堆。說過就好像做過。我這輩子最討厭的就是像學者、立法委員、還有像這兩位作者,只會一大堆理論,卻從來不親自去做看看的人。屁再多理論,我也懶得聽、懶得看。

等這兩位作者,有一天親自投身進國家建設做給大家看到他說的、推論的都實際做出來證明是那樣時,我就會支持他。

保羅97 wrote:
無意間看到的 說...(恕刪)


保羅...輕軌目前興建路段本來就供新市鎮方便捷運淡水線轉乘..
對舊淡水也不能說沒有幫助,至少新市鎮居民要搭捷運不必搭公車或騎車到淡水捷運站,
減少了公車數量和車量多少也對舊淡水交通有幫助。
輕軌就是在提高新市鎮的吸引力沒錯啊! 難道政府希望新市鎮開發失敗?
藍海線是針對觀光的沒錯,對淡水交通沒幫助嗎?
藍海線一樣可取代部分公車路線,且觀光客在淡水移動更方便,就不必開車來淡水。

不過投書那篇是在反大橋啊,輕軌都蓋了想反也反不了了.
大橋和輕軌是有相輔相乘的功效的,尤其輕軌到八里後,
那到淡水的人可以搭捷運到淡水轉輕軌玩,或開車到八里停車轉輕軌玩,
八里跟淡水的觀光路線從渡輪單線往返變渡輪+大橋一個圈! 沒有往返浪費時間的問題
對整個八里淡水大有幫助! 對交通有幫助是表面,對整體經濟有幫助才是重點

保羅97 wrote:
無意間看到的 說...(恕刪)


說實在我也很懷疑輕軌對於紓解淡水交通會有多少幫助,
更何況她採用的是輕軌而非中高捷運,
木柵線的擁擠程度就是個警訊,
若政府有心要發展新市鎮,疏散人口,平衡城鄉發展,
格局應規畫正長遠點...

真正能稍微解決淡水交通問題的,
小弟認為是淡江大橋.
原因我不用贅述,住在淡水,或是因公因私時常會往來或經過淡水的人
我想自然就會了解淡江大橋未來的便利性,打通八里淡水,打通61/64,也可以說是打通北海岸.
當然,反對的人一定會說環保/影響這影響那的,
但試問, 哪座橋不影響環境!? 哪座橋不影響景觀!?
我覺得台北橋 忠孝橋 華江橋這些橋才醜哩! 札哈哈蒂的設計肯定比這些橋漂亮,
我建議為了環境跟後代子孫著想,先拆台北橋跟忠孝橋華江橋...
還給台北市民優雅的河岸景觀跟淡水恢復生態復育,但...這樣對嗎!?

除非人類退回工業革命以前, 否則發展勢不可擋, 因此是要討論如何可以雙贏,
如何能兼顧環境生態保護跟古蹟景觀之間取得平衡或影響最小,才是重要課題.
  • 182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2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