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5-10-28內政部營建署指出,「淡海新市鎮後期發展區」主要開發目的有8項,包括:淡海新市鎮係依據行政院102年4月8日核定之「修訂淡海新市鎮開發執行計畫」辦理,以改善當地居住環境,建構一個優質的生活空間,達到「在地就業、在地就學及在地就養」之在地生活目標,其主要開發目的包括:(1) 配合住宅政策提供平價住宅等所需住宅用地,協助紓解鄰近都會區之居住需求壓力。(2) 提供產業用地,創造就業機會,並可滿足台商回流設廠之需求。(3) 配合淡海輕軌運輸系統、淡江大橋及淡水河北側沿河平面道路等相關交通建設,以結合土地開發同時到位。(4) 興闢公共設施,改善當地環境,促進地方發展,並改善淡海新市鎮當地都市防災機能。(5) 健全新市鎮對外交通發展,具備引導產業發展之區位條件。(6) 連結桃園航空城、臺北港特定區、臺北市科技廊帶及新北市工業廊帶,並串連桃園國際機場及臺北港海空雙港之優勢。(7) 與淡水地區周邊重要建設(漁人碼頭、淡水文創產業園區等)相結合,促進地方產業發展。(8) 本區東鄰陽明山國家公園,西隔淡水河與臺北港相望,南銜接臺北市科技廊道,北接東北岸風景特定區,連結新興產業與觀光休閒產業區位之新軸帶。
淡海輕軌、淡江大橋、淡北道路皆配合環評許久加速環評行政速度 李應元提修改環評母法2016年05月23日 (中時即時)洪安怡開發案環評時間往往過於冗長,耗費人事財力卻進度空轉,環保署長李應元今明確做出指示,未來將直接修正環境影響評估法,由環評機關安排中立客觀的顧問公司來製作環境影響評估報告說明書,避免實問虛答,提高行政效率。但此關乎政府、產業,與當地居民等各方,李應元表示,此事茲事體大,修法少說要1年以上。+++++++++++++++++++++++++++++++++++++++環評變革 寫環說書的顧問公司將成環委助手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左)今向媒體說明環評將有的變革。洪敏隆攝2016年05月23日18:25過去環評發生爭議時,環團跟民眾會質疑環境影響評估報告說明書,開發單位則是認為審查冗長,耗費人事財力及空轉。環保署長李應元今午與媒體便當餐敘時表示,未來要修《環評法》,開發單位只要提開發計畫書,原由開發單位委託顧問公司所做的環說書,改為繳費由環署找顧問公司做為環評委員的助手,但仍需跟各界協調立法,評估至少要一年時間。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說,產業界抱怨環評審查程序冗長,探究原因是開發單位出資找顧問公司進行調查、撰寫環說書,環評委員審查過程發現的問題,會要求補件再審,但顧問公司拿人錢財與人消災,當環評委員或環團問到不利開發案的癥結問題時,開發單位與顧問公司會面臨難以客觀呈現問題,導致常發生實問虛答或是要求再三補件,時間就此消耗。詹順貴說,環評會議後要求三個月補件,開發單位會要求展延,最後變成半年時間補件,卻又未據實把問題補充說明,未來除行政命令可以檢討修正,希望朝修法方式,改由開發單位依級距繳到環評主管機關,依政府採購方式找適當顧問公司,轉換成環委的助手角色,讓顧問公司成為公平中性角色,呈現環評所需的客觀事實。詹順貴說,以前顧問公司所做環評書,會遭批評避重就輕、造假,若改由環評機關以政府採購方式委託調查,環評委員可事先提意見,有助於環評審查效率,審查時沒有疑慮的開發案就可盡速過關,若對環境確實有重大影響,也可以讓開發單位知道,盡早改弦易轍,提升環評效率。(洪敏隆/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