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薪水階級的你真的買的起大台北地區的房子?

看到這個標題想到小弟之前的一個小經驗
某日跟母親在住家附近散步(台北市木柵)
剛好看到推2代宅的X雄推出新案子的銷售中心
便臨時起意跟媽媽要一起進去看看
沒想到在門口被警衛檔下(可能是因為散步所以穿的很隨性吧)
警衛就跟我們說
"我們這個案子每坪50萬起跳,每戶最小坪數50坪唷,你們是來看房子嗎"
聽了心中一整個火大
就算小弟買不起母親大人總是有能力吧
小弟火氣上來就直接回了"一戶一億我也看"
當然後來是進去看了
不過還真是讓人感受到台北難道真的是豪門貴族生活的地方嗎
不過也從警衛的態度理解為什麼他會是警衛而不是經理呵

BTW1:
在看完之後就算經濟能負擔也不會考慮購買
不是警衛的問題啦
如同警衛所說最低單位總價是2500萬還不含車位(車位150萬)
花了2650萬得到的是室內實坪33坪且裝潢只附廚房
加上裝潢可能都要接近3000萬
怎麼想怎麼不划算

BTW2:
財務上來看2500萬兩成自備款的話
還要貸款2000萬以30年期
每個月利息加本金還要將近10萬的房貸
就算雙薪家庭也是幾乎無法負擔阿
真是讓人覺得買屋無望
我家也是, 30年前我媽堅持要再國父紀念館附近
買房子, 一樓40坪加上可以停兩台車的前院大約70萬
住了6年之後在機場附近買了60坪的房子,那時候就已經變
300萬了還沒有車位
現在兩個房子都租人一個月可以收1xxK的租金
又變成我媽買新房子的貸款來源

lion.wnc wrote:
嗯嗯....還好我媽30多年前有先見之明
在文山買了一家的棲身之所
話說我爸當時還不敢去看房子
理由是他認為買房子就是要付清.....
當時二十幾坪的公寓只要60萬總價
看了這麼多只能說
生不逢時
沒有那個能力那幹麼要在首善之都買房子
若是人人都有能力那請問....地有那麼多嗎??
社會原本就是現實的
沒有比他人優渥的條件
或良好的機運及努力
還是認命找其他地區居住
不然就是認命點繼續租房吧(要怪就怪送子鳥沒把你送到豪門吧)
之前聽過在台北精華區的房價(在臥龍街近捷運區五分鐘)
不聽還好一聽.....還是算了
四十幾坪二十年公寓
竟然要......四千多萬.........
請問現在正常上班族誰買的起
所以自我評量是很重要的
不然就是去買目前最流行的小套房吧

總不可能年薪與負債比率差異過大
難道每天就吃空氣過活嗎??
你可以也要看看你的另一半/家庭願不願意......才是吧
最近正好在找房子要租,
實在是深刻體會到M型社會的現象,
連在中和,一個八年的電梯大樓,
權狀30坪,月租二萬的房子,
都可以被秒殺,只是優點是離老家近,
害得我不得不只考慮了一個晚上就租了,
你說台北很好嗎?
只是老家在台北,
台北的工作機會也多,
交通方便,
就這樣也不得不繼續在台北工作,
如果退休,我想台中,
甚至是花蓮都是比台北好太多的選擇。

不過,這個不是只有台灣才有的問題,
我們公司大陸深圳同事說,
在深圳的精華區,大約是每平方米五萬人民幣
不含土地所有權,只有70年使用權,
而且還不準騎車,只能買車,
買車還得先花約四萬買一張牌照,

嗯嗯,講著講著就不哀怨了~~
早買早享受
晚買享折扣

買近享便利
買遠享便宜

想要方便就用錢來換
想要便宜就用時間來換
小光圈的瞇瞇眼 更能看清這世間的一切
精華地段為甚麼不能賣貴一點
金字塔的人上面的不少
不少人就靠這個不用工作就可以收租賺錢

一般受薪階級就慢慢的犧牲自己的時間 健康
生活品質 然後去背二十年的貸款....

不然就是付租金給房東繳貸款
只是繳完屋子還是房東的...






就算只有zaku 也可以把Strike打下來..
chou1104 wrote:
我之前在北京看到一個...(恕刪)


老實說,牠並沒有說錯什麼.
以我以前讀高中經濟地理的印象
都市的發展地價的等級是100%的階級主義
有錢就往裡面住
沒錢就往外面跑
越沒錢,通勤圈的範圍就更加擴大.
這不是天經地義嗎
小光圈的瞇瞇眼 更能看清這世間的一切
這種事情本來就沒什麼好討論的,在鄰近的日本,能夠在東京都裡面買房子的薪水階級

難道就會很多嗎,很多都是在近郊買房子,然後每天搭通勤電車花費兩個小時上下班,

想要住在台北市內不外乎就是便利而已,如果以一小時可以通勤的範圍來計算,三峽,桃園

區域的房子應該就買的起了

現在在台北市有房子的人多半50%以上都是很早前就買了,哪個先進或是以開發國家的首都房子不貴的
heroo wrote:
現在在台北市有房子的人多半50%以上都是很早前就買了,哪個先進或是以開發國家的首都房子不貴的
...(恕刪)


我想
這也就是大家想不開的地方
20幾年前
在台北的工作的受薪階級
努力存錢可以在台北買30-40坪的房子
但是現在的年輕人
要在台北買房子
比起當年的父母
難度提高了好幾倍
房價大幅成長
薪水卻沒有相對成長
這是目前臺灣人目前的窘境
樓上的大大說的很好, 這才是本討論文章想表達的, 其他的什麼, 其他國家怎樣怎樣, 那關我們什麼事?! 重點是 "本國" 合不合理, 大環境是否有需要往如此階級制度方向走?!

如果本來我們島內好好的, 為何要開放來殘害本國人民?!

小弟的觀念也許不是很正確, 但我想這是大部分還買不起房子的年輕人的心聲吧... 雖然供需不平衡, 但有需要搞到更不平衡嗎?!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