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leader wrote:同意宋大的看法,據...(恕刪) 個人覺得還要放一兩年,應該是等大橋,輕軌不是主要利多,大橋帶來的商業運輸效益遠大於輕軌,而大橋要在110年才通車,往回推三~四年,明年正式動工比較適合(或許今年會先假開工整整地),那兩案的建照他們早在去年就申請了(完工期間居然自開工日起6X~8X個月,還可以再申請延後,你看可以拖多久),太早蓋好不見得是對後續建案的利多,反而是正在蓋,虛無飄渺的感覺才是利多,中間再放幾個某某公司簽約的消息,這才有作夢行情。幾千戶的房子沒有這麼簡單賣的,建商也不是傻子,白白耗費持有稅。但可以預期的,新市鎮重心會慢慢再度轉移,變成以沙崙路為軸心展延的新時代~
是的,不過放一兩年恐怕不夠哦,但一個大案從推到蓋好,4到5年是正常的,再說那些稅,跟地下停車場下挖結構成本來說只是零頭,〈以後的建案會嚴格控制機械車位,所以下挖地下四到五層的成本可想而知,尤其是大案,建商會算的。〉,至於淡江大橋,其實在八里那邊重劃區利益分配好後,整個八里重劃區也將是淡海新市鎮的強力對手,八里的缺點就是建築地塊校小,少有動則幾千坪的地。但部份地塊,如規劃的好,看對岸淡水非常美,尤其夜景。在我的看法,大橋也好,輕軌,快速道路也罷,其實 區域行政中心 都搬上新市鎮了,其他的也只是錦上添花,等大環境稍待改變自然水到渠成,畢竟投資房地產不是看兩三年的對吧!。mummypipi wrote:淡海新市鎮一期105...(恕刪)
adleader wrote:版上專家很多,但以...(恕刪) 現在氛圍的確是冷清到不行,看對岸的北上廣深一線房市熱絡的樣子就知道,政策主導成分有多麼大,但也只拘限這些一線城市,所以除了政策面,其他實務面如:交通、機能、就業、就學、醫療...等等也是很重要的,所以新市鎮的成形還需要多一些努力,不是只長房子出來就好。
營建署:淡海新市鎮 引進產業重新招商 2010.02.11(中央社/何旭如)內政部指出,淡海、高雄新市鎮過去以提供中低收入住宅為目標,但近年社經環境改變,經行政院指示,將重新檢討新市鎮的規劃方向,將以引進相關產業為發展目標。營建署副署長許文龍表示,以淡海新市鎮為例,希望引導為觀光休閒、生技研發總部、商業營運等產業發展,觀光休閒將善用海水優勢,例如可引進海水進行遊憩活動。許文龍指出,為開發淡海新市鎮,農曆春節後,將再與交通部協調,營建署希望由紅樹林興建一條通往淡海新市鎮的輕軌,帶動淡海新市鎮發展。根據日前行政院核定的淡海、高雄新市鎮發展產業適用範圍草案,有利淡海新市鎮的產業,包括百貨、綜合零售、生技、能源、電影製片、藝文服務、觀光旅遊、會議展覽等產業;有利高雄新市鎮的產業,包括老人住宅、百貨、綜合零售、旅館、觀光遊樂業。99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