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11月26日 (許麗珍/台北報導)
環保署今開會討論淡北道路報告書,環保署表示會議最後確認可行的替代方案,包括淡北道路不興建的「零方案」,以及3個路線替代方案,另確定了哪些路段與範圍要進行交通流量調查,並請各相關單位就上述替代方案進行交通量、交通旅行速率調查與預估。
環保署今召開「淡水河北側沿河平面道路工程(淡水河北側沿河快速道路第一期工程替代方案)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會議,除確認上次開會內容,包括已將山腳斷層活動可能的影響納為評估項目,另外淡北道路開發案新增跨立德路高架橋路段將佈設至少2個鑽孔,以符合公路橋樑設計規範的規定。
今天會議討論「界定環境影響評估範疇事項」,多個環團與民眾提出交通量、淡海新市鎮人口成長等議題,希望先界定哪些路段與範圍要進行交通流量調查,也有環團質疑淡江大橋與淡海輕軌都是既定計畫,應評估興建淡江大橋後是否還有必要做淡北道路。
環保署表示,會議最後確定哪些路段與範圍要進行交通流量調查,並確認可行的替代方案,其中淡北道路不開發的「零方案」,包括淡北道路不開發、淡北道路加上台2線拓寬,淡北道路加上台2線除了基督書院不拓寬外,其餘路段拓寛等3個可能方案;另外3個路線替代方案包括淡北平面道路地下穿越立德路案、淡北平面道路延伸至洲美高架案、淡北平面道路增設匝道銜接至關渡大橋案。


內文搜尋

X